重慶鞋城集體搬遷新區 銷售不漲反變差

【中國鞋網-國內動態】隨著朝天門提檔升級的進行,原朝天門第七交易區鞋城整體搬遷至新華路重慶渝欣綜合批發市場,原本想著更接近解放碑的時尚人群,該區鞋店老板也紛紛提檔升級,但結果卻出乎意料。商戶周老板昨日告訴記者,店面整潔寬敞了、產品質量更好了,銷量卻反而比原來下降了一半。
現狀:顧客減少銷售下滑
昨日中午,在小什字的新重慶國際小商品批發中心,人流如織,但就在對面50米的渝欣綜合批發市場內,韓國老人頭品牌代理人周老板卻坐在自己店內悠閑地喝茶。
“要是以前,連吃中午飯的時間都沒有。”周老板介紹,自己做皮鞋銷售已有8年時間,此前在朝天門車站旁的第七交易區,盡管環境差些,但生意卻比現在好得多。
去年三四月份,朝天門第七交易區迎來拆遷,周老板和原來第七交易區大多皮鞋經營戶,都轉移到了新華路渝欣綜合批發市場,搬遷的170余家經營戶占據了渝欣綜合批發市場負三樓6000平方米的地盤。
然而搬遷并未帶來更多的客流。“下滑得厲害,特別是零售。”周老板表示,和原來相比,如今零售銷量約減少一半。而這一說法,得到多家經營戶的證實。
記者昨日聯系上渝欣綜合批發市場相關負責人文先生,對方表示,由于新市場少有人知道,目前零售方面的確有所下降,但具體數據還暫未統計。
原因:定位尷尬推廣不夠
“現在做鞋都用更好的材料,每雙鞋子成本提高了20元左右。”做了7年品牌鞋子銷售的趙女士表示。銷售、芭士拉、卡佛爾等知名皮鞋品牌的重慶卡佛爾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歐陽帆也表示,正是看中新市場的優勢,自己一連拿下了5個檔口。
但消費者似乎并不知道經營戶們所做的努力,一方面解放碑的高端顧客不來這兒買高端貨,另一方面原來在朝天門市場圖便宜的客戶又認為這兒偏高端,經營戶們兩頭不討好。
記者昨日看到,盡管皮鞋檔次有所提升,許多商戶還推出零售也享受批發價的優惠,但在僅50米之隔的新重慶國際小商品批發中心往來的人流,卻很少進入該皮鞋交易區,而向路人問及第七交易區(鞋城),許多人搖搖頭表示不知道。
出路:明確定位提升服務
“最關鍵還是定位問題。”重慶工商大學市場營銷學講師周勇表示,渝欣市場皮鞋交易區首先要有一個精準定位,前期還是應該以批發為主。在零售路線培養方面,需要先完成品牌形象的樹立。
對此,歐陽帆有深刻的體會。“在朝天門買東西,消費者都喜歡討價還價,總認為你賣的不是什么好品牌。”歐陽帆表示,提檔升級不僅僅是店面裝修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從品牌形象上改善消費者的刻板印象。歐陽帆在新市場專門做了產品形象展示區,并且所售產品不講價,同時也與商場一樣,對商品實行三包原則并提供三個月無條件換貨等售后服務。
“我們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正在想辦法從推廣、服務方面留住客源。”渝欣商場文先生表示。
建議:完善設施“借品牌推品牌”
對于第七交易區面臨的問題,解放碑輕軌名店城運營負責人沈云定的經驗是“借品牌推品牌”,沈云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初輕軌名店城在確定目標顧客群后,不惜虧本引進屈臣氏等品牌,借著這些品牌的名氣,提升了商場的人氣和品牌。
“向高端化發展,已經是批發市場發展的大勢所趨。”朝天門小商品協會會長張世雄認為,商場提檔升級僅在內容上面還不夠,配套設施也必須跟得上。“特別是要考慮顧客的購物感受,例如休息區、停車等方面的需求。”張世雄介紹,目前新重慶國際小商品批發中心、菜園壩的金利緣商城就因為停車、物流等配套設施完善,吸引了不少人氣。
周勇也表示,按照目前第七交易區的地理位置,大量的人流已經被新重慶國際小商品批發中心所吸引,第七交易區需要從硬件設施、人流出入便捷性方面考慮,甚至是開通一些必要的過道,引進消費人流。(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