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愛心鞋廠”給青田萬阜鄉孩子送鞋
【中國鞋網-滾動快訊】“這些鞋子要快點送到青田孩子們的腳上,天已經開始冷了,再不送過去就晚了。”昨天,杭州定安路社區彩虹制作室,俞淡珍阿姨一邊和記者說著,一邊還在忙著穿針引線、縫制手里的棉鞋。
俞阿姨身后,就是裝滿了“溫暖牌”棉鞋的10個大箱子,每個箱子里有十雙鞋。
這個工作室叫“彩虹制作室”,2003年由定安路社區的退休大媽們自動發起,“媽媽們”的巧手編織出了一份份愛的禮物,溫暖了很多人。比如舊毛線翻新織成襪子,送給孤寡老人;新毛線織成毛衣,送給殘疾兒童。除了這些,制作室每年都有一個固定任務,就是精心制作純手工棉鞋,送給有需要的人,這個活動已經持續了九年,最開始制作了30雙棉鞋送給福利院老人,最多時做過300雙棉鞋送給四川貧困地區的孩子,今年,他們已經做好了100雙棉鞋,其中有一部分準備送給青田縣萬阜鄉的孩子們。
被制作室的阿姨戲稱為鞋廠廠長的俞淡珍阿姨,是制作室發起人之一。她告訴記者,別看這些蚌殼棉鞋式樣普通,那可都是老人們一針一線純手工制作的,“社區居民會捐來舊衣服,我們挑料子好的外套做鞋面,厚料子做鞋里子。”她拿出未完成的鞋子一層層指給記者看。
從捐來的衣服中挑布料,分類、洗好、曬好,不夠用還得去買,等阿姨們自費買來厚厚的海綿和鞋底,每個人就要開始勞動了。鞋子要趕在入冬前做好,還能趕上曬幾天大太陽,這樣每雙鞋送到被需要者手里時都有太陽的味道。
看看阿姨們的手,每個人右手中指的第二節手指上都是厚厚的老繭,“頂針滑一下就滑在這個位置,每個人這個位置都受過傷,有繭子很正常啊。”制作室的李阿姨說,“急著趕工,大夏天,大家在沒有空調的小房間里做到很晚,也挺正常的,不過,看到孩子或老人穿上鞋子,滿臉是笑,我們都覺得值。”
“我們看到報紙上說,青田縣萬阜鄉中心學校的孩子們,一整年就穿著花20元錢買的布鞋,就算已經開膠了也舍不得扔……所以就拜托記者幫我們把鞋子送去萬阜鄉。”阿姨們拿出11月3日的錢江晚報,指著那篇《面對露出腳趾的童年,記者無法轉過身去》的報道說:“今年小號的鞋子已經被預定了,只能先給初中的孩子送50雙鞋,明年我們買好小號的鞋底,要讓小學的孩子也有棉鞋穿。”俞淡珍有點遺憾,“如果有機會能量一下孩子們腳的大小就最好了。”
另外,俞阿姨托我們發布一個征集令,“彩虹制作室從成立時的13人,人數最多時達到過36人,但今年只有6位阿姨。”俞淡珍說:“很多老人都七八十歲了,眼睛都花了,做鞋子力不從心,如果可能也幫我征集一下新鮮血液呀,有空的大媽大嬸們都可以來幫我們做鞋,沒什么條件,最重要的是要有愛心。”(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