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傷緊急處理
【中國鞋網-傷病防治】被毒蛇不幸咬傷時首先應保持鎮靜,切勿驚慌、奔跑,以免加速毒液吸收和擴散。然后立即用止血帶、橡膠帶或隨身所帶繩子等在肢體被咬傷的上方扎緊,以防止毒液擴散。纏扎緊度以阻斷淋巴和靜脈回流為準;纏扎時應留一較長的活的結頭,便于解開,每15~30分鐘放松1~2分鐘,避免肢體缺血壞死。纏扎時間不要超過2小時。急救處理結束后,解除所扎止血帶。
纏扎止血帶后,可用消過毒的刀(如來不及消毒,可將刀放在火上燒一燒)在傷口處劃開一個小口子,用手指直接從咬傷處擠出毒液,緊急情況時可用口吸吮,但一定要注意口腔內應無破損或齲齒,以免吸吮者中毒。吸吮時要邊吸邊吐,再以清水、鹽水或酒漱口。
毒蛇咬傷后,救護手冊
(1)保持鎮靜:傷員切勿驚慌、亂跑,應就地休息,減少體力[color=#444444 !important]活動,以防毒素向全身擴散。
(2)結扎傷肢:在傷口近心端5~10厘米處,用止血帶或繩子、腰帶、手帕、布帶等勒住患肢(以保持動脈血流不受阻為度),以阻斷靜脈血和淋巴液回流,減少毒素擴散與吸收。結扎后每20~30分鐘放松1~2分鐘,以防肢體因循環 障礙時間過長而壞死。
(3)沖洗傷口:立即用冷開水、泉水、自來水或生理鹽水、肥皂水沖洗傷口,有條件的可用1:500的高錳酸鉀或雙氧水、1%新潔爾滅等沖傷口,把傷口淺表處的毒液沖走。如果傷口中尚有毒牙存在,應及時拔出。
(4)擴創排毒:用火燒消毒過的烽利小刀(有條件的用消毒過 的手術刀)在傷口效做“十”字狀切開,只切開皮下,切斷上行的淋巴管即可,而不宜切得過深,只要能使淋巴液外流,促進毒液排出即可,再在傷口周圍皮膚上劃 幾道口子, 或用三棱針、縫衣針等在傷口周圍穿剌,使毒液外流。然后用拔火罐、吸引器或吸奶器吸出毒液;若一時找不到吸引器,甚至可用無破潰傷口的口腔反復吸吮傷口、 同時用手擠壓傷 處,以加速蛇毒排出。也可以將患肢浸在的2%的冷鹽水中, 自上而下擠壓傷處,約20--30分鐘,這樣的排毒效果較好。
(5)傷處冷敷:用冰抉、冰水等冷敷傷口周圍。可減緩毒素擴散與吸收。
(6)使用蛇藥:我國生產的蛇藥,如南通蛇藥、上海蛇 藥、群生蛇藥、湛江蛇藥等,對蛇傷有較好的療效。有條件應盡快使用,咬傷24小時后則效果不佳。具體用法如下:
①南通蛇藥:又叫季德勝蛇藥,首次口服10片,以后每4小 時服5片,重者藥量可加倍,連服至消腫為止。同時可將藥片以白酒適量加溫開水溶化后,涂于傷口周圍半寸處。
②群生蛇藥:劑型有多種,用于各種毒蛇咬傷、使用方法可參照說明書。
③上海蛇藥每次服10片,以后每小時服5片。湛江蛇藥、廣西蛇藥等;可按各地出產的口服、外 用、注射劑的使用說朋書使用。
(7)民間單驗方:
①新鮮半邊蓮150克,煎湯,一日3次口服。也可用半邊蓮搗爛敷傷口周圍。
②鬼針草60克、煎湯代茶飲,日數次不等。
③雄黃、大蒜各適量,搗爛外敷。
④ 白菊花、金銀花各25克,甘草10克,水煎服。
注意:各類外敷藥,只能敷于傷口周圍,不可直接敷蓋傷口,以免妨礙毒液排出。 經過上述初步處理后,應盡快把傷員送往醫院救治。入院后還將根據病情需要,選用抗蛇毒血清等治癥。在轉運途中、要注意傷員保暖,多給予水喝,并密切觀察傷員的呼吸、 脈搏,以防傷員粹死。
常見錯誤觀念和問題:
錯誤一:小蛇不毒? 錯!!!
雖然一般情況下被大蛇咬傷癥狀更嚴重,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剛孵化出不久的小蛇完全有可能比它那茶杯粗的蛇媽媽毒性大。比如大蛇捕食頻繁,咬人時注毒量較少。反之,小蛇尤其是剛剛孵化的小蛇較少捕食,因此咬人時注毒量相對較多,而且小蛇大多初生牛犢不怕虎,對人兇狠。許多養蛇專業戶甚至蛇類專家都吃過這個教訓。
另外蛇的種類不同,毒性強弱也不同,如銀環蛇的個頭通常很小,但是它的蛇毒的毒性卻極強。所以,哪怕遇到小蛇,也不能掉以輕心。
錯誤認識二:被蛇咬過,但是幾十分鐘內沒有不適感,那一定是無毒蛇了
實際上,有些毒蛇咬傷后的癥狀要經過1到4小時才能顯現出來。比如97年福建附一醫院就收治了一個8歲大的小孩,他被銀環蛇咬傷后4小時才出現癥狀,耽誤了最寶貴的搶救時間,后來經各方全力搶救,仍然昏迷了一個多星期才蘇醒。
錯誤認識三:被蛇咬了,吾命休矣
事實上,野外無毒蛇占多數,被無毒蛇咬傷的人,因為精神過度緊張,也可能因驚恐而出現傷口劇痛紅腫甚至昏倒的現象。這是心理暗示的結果。即便是有毒蛇咬傷,也會有“僥幸”存在:毒蛇咬人時不一定放出毒液或把足夠量的毒液注入人體,被毒蛇咬傷的人只有小部分中毒癥狀比較嚴重,個別人有生命危險。如果治療及時,甚至可以使100%的人救活(可惜的是,很多人因為沒有及時治療而使這個100%只是理想數字)。
錯誤認識四:三角腦袋的才是毒蛇
不一定的,有的毒蛇就不是三角腦袋。
民間說法:蛇往往咬第二個人?
一隊人行進的時候,第一個人起了“打草驚蛇”的作用,然后這個人走過去了,第二個人跟上來,正好被蛇“看”到,當了倒霉蛋。這種民間說法有一定道理。
蛇的規律:
蛇是變溫動物,它的活動與外界氣溫有密切聯系,氣溫達到18度以上才出來活動。在南方通常5-10月分是蛇傷發病最高時期。特別是在悶熱欲雨或雨后初晴時蛇經常出洞活動。洪水時將大范圍的蛇洞淹沒,也會造成陸地上無家可歸的蛇增多。
所以夏天雨前、雨后、洪水過后的時間內要特別注意防蛇。
蛇類的晝夜活動有一定規律,蛇種不同,活動規律也不同,有的蛇在白天活動,有的蛇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動。蛇傷也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時,晚上18-22時。
此外蝮蛇(北方常見的蛇)對熱源很敏感,有撲火習慣,所以夜間行路要穿長褲,用明火照亮時,要防避毒蛇咬傷。露營時應將帳篷拉鏈完全合上。
毒蛇怕人,受驚后會迅速逃跑,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大多由于我們沒有發現它而過分逼近蛇體,或無意踩到毒蛇身體時,它才咬人。因此,在適于毒蛇活動的環境中行走時,提高警惕,并做適當的防護,許多蛇傷是可以避免的。
毒蛇咬傷的中毒特征分為三類,神經毒,血液毒性,混合型
神經毒類:中毒表現為對神經系統的損害。中毒過程特點是,通常要經過一段潛伏期,一般約在咬傷后1-4小時左右才出現全身中毒癥狀,但一旦發作,就急劇發展,并難以控制。嚴重者昏迷,呼吸停止,但此時心跳及血壓尚好,若堅持人工呼吸,便有搶救希望。
血循環毒類:中毒表現復雜,主要是血液循環系統的損害。中毒特點是潛伏期短,病勢發展快,局部壞死潰爛,傷口大量出血,甚至七竅流血。數小時之內送往就近醫院,仍可以治愈。
混合毒類:蝮蛇即屬于此類。中毒表現既有神經毒,又有血循環毒。中毒特點主要是呼吸麻痹和循環衰竭,所以即使進行人工呼吸也難以搶救。其中以眼鏡王蛇咬傷引起死亡的危險性比較大,死亡大多發生在咬傷后幾分鐘到2小時內。閩北有一個村,因為知道抓眼鏡蛇能致富,全村男女都上山抓蛇,因此每年都有被眼鏡王蛇咬死的人。被眼鏡蛇咬傷若處理及時、救治得當,度過48小時危險期,一般均能治愈。
預防(預防比治療重要,所以先說預防):
1、 在蛇區行走時,扎好褲腳(更不能穿短褲),穿高幫鞋,最好是戶外鞋(忌穿涼鞋)。
2、 在草叢中行走時,手持棍棒,邊走邊打草,起到打草驚蛇的作用。
3、 夜間行走應用手電筒、頭燈等照明設備
4、 野外露營時應將附近之長草、泥洞、石穴清除,撒上蛇粉或者硫磺粉,以防蛇類躲藏;也可以在營地周圍一圈用工具翻挖小溝。
5、 關好帳篷門。
6、 常備蛇藥,以防萬一!
7、 遇見毒蛇,應遠道繞行,若被蛇追逐時,應向山坡跑,或忽左忽右地之字型轉彎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 上一篇:騎行疼痛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 下一篇:戶外運動常見病怎么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