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制鞋業擬定啟動SWOT行業規劃建設
【中國鞋網-國內動態】鞋業是晉江的主導產業,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發展.在經歷了從小到大,從家庭作坊向現代企業發展的艱難創業過程之后,基本形成了廠房標準化、管理現代化、生產系列化、效應規模化的格局,成為全國制鞋主要基地和世界旅游運動鞋生產基地。2001年3月19日,晉江被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等四家機構聯合命名為“中國鞋都”。

目前,晉江全市有鞋業生產經營企業3000多家,從業人員超過15萬人,年產量近5億雙,年產值超百億元。鞋類產品生產形成了品種繁多,規格齊全的格局,有運動鞋、旅游鞋、涼鞋、膠鞋、休閑鞋、時裝鞋、登山鞋、旱冰鞋等數百個品種和規格,其中運動鞋占全市總產量的60%以上,占全國旅游、運動鞋總產量的1/4,制鞋業的整體規模優勢已經很明顯。但是,晉江鞋業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下面我們將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晉江鞋業。

一.Strengths
1.優越的地理位置
泉州市地處福建省東南部,北承省會福州、南接廈門特區,東望臺灣寶島,西鄰漳州、龍巖、三明,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下轄4個區,3個縣級市,5個縣和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

(虛線范圍內為晉江)
2.僑鄉優勢
作為沿海僑鄉,晉江在引進僑資及獲取海外市場信息方面的條件得天獨厚,通過外援資金建廠及接受外單加工,晉江鞋企的資本原始積累在短期之內輕易完成了。僑鄉的優勢還為晉江市帶來現代化的商業意識、管理理論和國際市場信息。
3.特殊的產品定位及高能的產業基地
至少現在為止,國內還沒有一個地區像晉江市這樣擁有獨特而高能的體育運動產品的產業基地。單從國內市場來看,晉江市鞋業產量已經占國內體育運動鞋類的75%。目前該區域制鞋企業已有3000多家,在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僅以訂單加工形式銷往海外的運動鞋,晉江市就超過1億雙,并在2009年達到了創紀錄的9.5億雙,全球每12人就擁有一雙晉江鞋,其中運動、旅游鞋占世界總產量的20%。
4.品牌化程度高
在完成產品技術改造的基礎上,晉江市制鞋業積極借鑒世界名牌產品的發展經驗,狠抓質量,導入CI管理,開展質量認證工作,著力打響晉江市鞋業品牌,創造了全國馳名商標,福建省著名商標和中國鄉鎮企業名牌等品牌稱號,在國內外市場已具有相當高的知名度。
二.Weaknesses
1.人才匱乏,企業管理能力弱
當晉江市從一個加工型基地向品牌化基地發展時候,人才匱乏的瓶頸會日趨嚴峻。晉江市制鞋企業員工的平均文化水平不高.生產工人絕大多數僅初中或小學畢業。而許多企業的中層管理干部主要是從熟練工人中直接提拔的,他們對生產環節相當熟悉但缺乏科學的管理知識,對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缺乏了解和認識。企業所聘用的人員多為外省打工人員,人員素質低、技術水平有限。
2.產業研發能力差,產業鏈惡性競爭激烈。
因受人才、技術所限,在進行產品研發方面晉江市企業始終處于弱勢地位,體育科技產品多數依賴從國外進口。而且,受市場競爭的影響,眾多上下游供應商齊聚一堂,再加上制鞋企業內部管理不明確、透明度不高、主管人員“一手抓”等必然會導致惡性競爭的出現、行業內的不規范。
3.產品單一、供大于求。
因研發能力差,在體育運動系列鞋業產品上,晉江企業多局限在低端產品的生產上.功能性不強、各品牌產品類似、專業性差是晉江鞋業整體特點,近兩年隨著各制鞋企業的品牌化深入,以及對專業化研發方面加大投資,已使這種局面有所改觀。晉江制鞋企業中約72%的以生產中、低檔產品為主,約22%生產高檔產品。
4.行業無序序競爭嚴重,削弱了制鞋行業的整體競爭力
晉江目前有各類鞋業生產經營企業3000多家,只有少數幾家真正上規模、上檔次,其余幾千家小企業互相之問無序競爭嚴重,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在晉江鞋業企業造牌運動中,幾家大企業,如安踏、別克、德爾惠、三興、愛樂、國輝等的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在市場容量有限的條件下,為數眾多的小企業為了保持原有市場份額,也紛紛跟風打廣告戰,到目前為止,晉江鞋業企業已聘請了上百位形象代言人,每個代言人費用少則幾百萬,多則上千萬;此外,中央電視臺有關鞋類的廣告幾乎被晉江鞋業企業承包,根據不完全統計,在央視廣告費年平均就2億元人民幣。廣告戰升溫,耗資巨大,可總體銷售額增長并不明顯,且利潤還有下降趨勢。
三.Opportunities
1.依托鞋博會
依托雄厚的產業群體優勢.從1999年起,晉江市已連續舉辦了十幾屆國際鞋業博覽會。參展參會客商遍布三十多個國家(地區),鞋業博覽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國際性、專業性色彩越來越突出,博覽會在規模、品位、檔次上不斷有新的突破,這將為海內外鞋業界同仁尋找合作機會、開展技術交流、擴展經營規模和提高企業的效益提供廣闊的舞臺,同時也為國內外鞋業及相關產業的商家了解市場動態、預測行業發展趨勢提供可靠的了望臺。
2.自創品牌
晉江市的一部分品牌企業,在為國際品牌充當OEM(即貼牌生產)生產商的經歷中受到了上家的啟發,當他們建立起自己的營銷模式和銷售渠道后,一批新的品牌商和市場網絡持有人出現了。在他們的周圍集聚了幾十家本地、甚至是外地的企業,專門為他們搞貼牌加工。今日晉江市,一大批著名品牌如同雨后春筍,迅速成長壯大 。
四.Threats
1.出口面臨貿易壁壘,人民幣升值,勞務成本增加的挑戰
08、09、10年全球對晉江鞋召回情況圖
近幾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勢圖
2.同城激烈的競爭
晉江誕生了數十個擁有“中國馳名商標”榮譽的鞋企,已成為國內運動鞋的生產中心。國內運動鞋品牌的競爭一直在晉江市的同城兄弟之間展開。晉江鞋在中低檔市場高度集結,品牌與品牌之間缺少差異,打價格戰,相互模仿等等。
從SWOT分析中我們不難看出,晉江鞋業的優勢與劣勢并存,為了使晉江鞋業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整合行業資源,已成為當務之急。
一.Strengths+Opportunities
組建松散集團。這種做法是從政府的角度出發,政府扶持重點企業進行品牌經營,引導其他企業成為其品牌的加工企業。這是從產銷的角度提出的做法。經營品牌與生產鞋子分開,這是行業分工的必然趨勢,也是晉江鞋業今后要實現的格局,因此以該種方法進行合理的專業分工格局,能夠充分發揮晉江鞋業的優勢,使其得到更好地發展。
同時也應該提升品牌內涵,擴大其外延。一個企業的品牌效應,不僅停留在其產品上,品牌應該上升為整個企業,顧客不僅對產品有認同感,對其整個企業都有同樣的認同感。這樣就把品牌從生產的層面上升到企業形象水平。目前晉江鞋業有這一優勢的企業還不多,因此要不斷提升品牌效應。
二.Weaknesses+Opportunities
以資產為紐帶,組建企業集團。可以采取聯合、兼并等資產重組手段,組建若干鞋業企業集團,促進優勢企業品牌生產規模的擴張、提高生產集中度。該種做法能夠充分發揮晉江優勢鞋業企業的競爭力,帶動其他企業和品牌的發展。能夠有效解決晉江當前鞋業生產經營散、小、差的問題,以提高整體競爭力。
三.Weaknesses+Threats
組建銷售聯盟。加入WTO后,外國同類產品必然擠占中國市場,晉江鞋業要擴大市場份額。單靠自己的力量單打獨斗是不行的,內好事晉江鞋業面臨的事實,而這種內耗最集中表現在銷售環節——廣告戰上。因此組建銷售聯盟有利于最大限度上整合銷售鏈上的資源,減少內耗,提升整體競爭力。銷售聯盟具體含義是指兩家或兩家以上的在銷售環節有比較優勢的企業組成合作體,通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目的,這樣便能共享銷售渠道,擴大各個企業產品的空間市場,有利于鞏固提高晉江鞋業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占有率,同時共同開拓市場,平攤成本與風險。
四.Strengths+Threats
組建供應鏈聯盟。從現實來看,產業鏈已經形成,制鞋業的發展帶動了與之配套的相關工業的發展,目前晉江以鞋的配件、鞋檀、鞋底、鞋跟、鞋泡、吹塑到紙盒,包裝盒等均有專業廠商生產,形成了社會化分工,自主配套的一條龍生產協作群體,鞋材、鞋機、化工、紡織、加工、品牌經營等行業高度集中在晉江陳埭,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鏈。這樣一種戰略合作關系形成于供應鏈中為了特定的目標與利益的企業之間,從而降低了供應鏈總成本、降低庫存水平、增強信息共享,改善相互之間的交流,保持戰略伙伴間運作的一貫性、以產生更大的競爭優勢。(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