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間微點評:運動品牌興起“關店潮”
【中國鞋網-午間微點評】鞋業市場大小事,鞋網編輯微點評,從獨特角度解析熱點事件的背后玄機。深度挖掘有價值的信息資源,共同分享有意思的資訊趣聞,每日午間中國鞋網將為您呈上一道道最新鮮可口的新聞饕餮盛宴。

【今日熱點】
關鍵提示: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知名體育用品企業匹克體育最新發布的報告:截至今年9月底,匹克在中國的授權經營零售網點比去年末減少1067個。和關店相對應的是匹克下滑的訂單,匹克集團明年第二季度訂貨會訂單總額和今年同季相比下降超過20%,產品平均批發價格出現零增長。
編輯點評:【運動品牌興起“關店潮”】一直以來,體育用品行業都是市場的一個焦點。不管是在奧運賽場上還是在各種大型明星賽事贊助上,都少不了安踏、李寧、匹克、鴻星爾克等為首的一些本土運動品牌的蹤跡。同時,伴隨著體育用品行業的高速增長,行業內也開始出現了新的發展瓶頸。庫存積壓嚴重、企業訂單減少、用工成本高漲等,特別是高庫存問題更是首當其沖地成為了當前體育用品行業發展最棘手的問題。
面對日趨嚴重的庫存窘境,很多運動品牌鞋企開始深入市場尋找解決的方法。開場特賣、打折促銷、電商清理、去加盟化、廣告置換、工廠內銷、參加展會、節日團購、統籌調貨、重構流程、關閉低效店鋪……但是在這些不斷創新的途徑中,運動品牌商們還是普遍青睞于關閉低效門店。
對此,筆者認為,關閉部分的低效門店,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減品牌的終端運營成本,實現短期內庫存壓力的緩解,但是這也絕非是長遠之計,關閉低效門店從根本上來講,也只是起到一個優化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品牌企業還需要全面權衡好自身在市場中的品牌定位,多措并舉,加強工廠店、團購市場、網購市場、校園店等自營門店的信息系統建設,逐步完善終端消費者體驗,這樣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庫存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