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體育經濟面臨轉型 增加供給突圍市場
【中國鞋網-國內動態】上周末,中超聯賽結束最后一輪的比賽,廣州恒大已經提前一輪奪得了聯賽冠軍,而除了競技成績之外,通過足球帶動的體育產業在我省得到了明顯發展。日前,記者從廣東省體育局得到一組數據:今年上半年,廣東三個足球俱樂部廣州恒大、廣州富力、廣東日之泉通過職業聯賽,取得的收入上繳地稅共1.54億元。
去年,廣東省首批18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出爐,2010年體育旅游占據全省旅游收入1/3,體育旅游年度規模已超千億元;廣東體育健身休閑活動、體育組織管理和體育中介活動實現的增加值排名全國第一;廣州除了舉辦亞運會外,近幾年,利用市場開發承辦了乒乓球世錦賽、蘇迪曼杯、利物浦、皇馬足球俱樂部訪問賽、NBA季前賽近150多項國際賽事,承辦的賽事是“十五”期間的4倍;深圳正打造全國最大的以體育休閑旅游、體育服務和賽事為主導的國家體育名市和體育休閑特區……
以上事例凸顯了廣東體育產業發展的輝煌成果。當前,廣東進入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機遇期,體育日益成為人民群眾的重要生活方式,為體育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盡管發展迅速,但廣東體育產業仍面臨著不少難題和不足,如體育產業占經濟總量的比重不高,體育產業的生產經營方式亟待轉變等種種問題。
顯然,如何抓住發展機遇,改革和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廣東體育產業跨越式發展,是擺在廣東省體育局面前的一大課題。在已經出臺的廣東省人民政府文件《關于加快轉變我省體育發展方式》以及即將出臺的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文件《關于加快廣東體育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中均提到:廣東體育產業發展的宗旨就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多層次體育需求。
“簡言之,發展體育產業的核心內容就是增加市場供給,引導體育消費,滿足群眾的體育需求”。廣東省體育局體育經濟處處長王小康這句話道出了廣東體育產業發展的“精髓”。王小康介紹道:到2015年,廣東初步建立符合現代體育發展規律、具有一定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體育產業體系;全省體育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1.5%左右,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培育一批具有規模優勢的體育產業園區、產業基地和產業帶,打造5至10個具有廣東特色和國際影響力的自主體育用品品牌,2至3個國際一流體育賽事品牌;居民人均體育消費顯著增加,體育產業從業人數占全社會就業人數比例逐步提高;體育彩票年度銷量占全國銷售總量的10%以上。到2020年,體育產業體系進一步完善,體育產業增加值占全省國內生產總值2%左右;培育形成政府保障群眾基本體育公共產品和服務、市場滿足群眾多元化體育消費需求,體育公共服務與市場服務相結合、體育事業與體育產業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