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武夷山虎頭鞋與手工者的那點事
【中國鞋網-滾動快訊】 10月11日,武夷山市下梅村的劉桂英正在鄒氏家祠里做虎頭鞋。她告訴記者,她制作的虎頭鞋已經在傳統工藝基礎上做了改良,一般完成一雙鞋需要30多道工序,先是制鞋底,做鞋幫,然后是繡眼白、繡眼珠,并用花線或金線繡眉毛、滾邊,最后是裝鼻子,貼虎頭上的毛、耳朵以及胡子。
今年已78歲的劉桂英,從15歲開始學做虎頭鞋,如今已有60多年的做鞋歷史了。劉桂英說,“這些虎頭鞋都是純手工制作,現在幾乎已極少有人會做了。”下梅村民俗旅游,給劉桂英做虎頭鞋帶來了活力。現在,劉桂英在下梅村鄒氏家祠做虎頭鞋,她嘴上哼著“腳上穿著虎頭鞋,娃娃膽子會變大,辟邪保平安咧”,手中做著虎頭鞋,以此來吸引游客。
劉桂英說,做虎頭鞋,首先是穿線,用兩股線穿進針頭,打完結后就開始縫制第一層的鞋墊花樣,一針扎下去,在針上順時針繞上三圈線,再從同樣的出針口扎出。由于她制作的鞋底硬朗結實,得用頂針助力,“要用巧力納鞋底,不然力氣花得多還做得粗細不均。”劉桂英說。
虎頭鞋有著圓溜溜的“虎頭”,神氣威武的“眼睛”,霸氣的“王”字和小巧的耳朵,由于像極了小老虎,故被稱作“虎頭鞋”。在傳統風俗上,孩子在小的時候如果能穿夠9雙虎頭鞋,便能保佑身體健康,一帆風順。(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 上一篇:石獅印染行業積極推廣染缸保溫技術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