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厚街鞋類等產業轉型升級初見成效

【中國鞋網-國內動態】2012年上半年,東莞市GDP同比增長2.5%,比一季度1.3%的增速有所回升。
但企業生存數據依然讓人憂慮。8月2日,在東莞全市年中點評總結會議上,東莞市經信局局長冼周恩透露,東莞企業目前的盈利情況不理想,企業虧損面擴大。
雖然全市轉型的陣痛一直延續至今,但個別鎮的表現可圈可點。以“鞋業之都”、“家具名鎮”聞名的東莞市厚街鎮就是其中之一。
在廣東雙轉移的背景下,厚街鎮產業轉型升級初見成效。數據顯示,該鎮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生產總值127.8億元,同比勁增13.2%。其中,龍頭產業的帶動效應明顯,三大新興產業成為新的增長極。
對于依然受到沖擊的傳統制鞋、家具制造業,厚街正在通過會展等一系列“再育”措施,促進其由傳統向高級化發展。
傳統制造業承壓
“我們這兒有兩樣東西很出名,一個,一個家具。”在通往東莞市厚街國際家具材料市場的莞太大道上,一位的士司機自豪地對記者說。從車里向外望,能夠看見的招牌,大多與鞋和家具相關。
制鞋和家具制造一直是厚街鎮的傳統支柱產業。以家具為例,厚街在2001年即被評為“廣東省家具專業鎮”,目前擁有家具企業近400家、家具專業市場十多個,從業人數超過10萬。
但在東莞市大型家具制造生產基地厚街雙崗鄉,記者未能看見預想中的機器轟隆、工人忙碌的景象,部分廠房已經關閉,墻上貼滿了廠房出租的廣告。
2012年上半年,國內外的經濟頹勢沖擊著廣東傳統制造業。厚街鎮的制鞋和家具制造業,同樣受到波及。
早在今年四五月份,厚街就爆出了知名家具艾森娜莊園倒閉的消息。隨后的七月份,國內知名紅木家具品牌連天紅從厚街第一城家具博覽中心撤離。
“厚街家具企業倒閉潮又現”的傳聞開始在坊間流傳。對此,東莞名家具俱樂部商務副秘書長王獵予認為是危言聳聽,“只能說,在全球經濟萎靡的狀態下,厚街的家具企業也不可避免地出現困境。”
“出現困境”的表現之一是訂單明顯減少。據厚街政府走訪企業的抽樣調查,上半年鞋業訂單減少10%左右,家具制造業訂單減少20%左右。
厚街鎮委書記、鎮人大主席黎惠勤認為,厚街制鞋、家具兩大傳統制造業的市場主要集中在歐美,部分企業訂單不足,主要是受美國經濟復蘇緩慢及歐債危機影響。
另有業內人士分析,2010年開始的房地產限購政策,對家具市場的影響也頗為嚴重。
內外銷趨于平衡
由于利潤微小,沒有定價權,為別人代工的厚街琪勝從意大利引進了高端品牌,放棄外銷,走上內銷之路。
據琪勝鞋業董事長助理葉德輝介紹,接觸品牌時就遇到市場瓶頸,再加上產品知名度不高,內銷經營并不容易。但在厚街鎮各種展會的依托下,2011年,企業已100%轉為內銷,并在全國擁有了180多家品牌專賣店。
為了改變企業市場單一的風險,厚街借助會展等各種對接平臺拓寬企業內銷渠道。近年來,厚街鎮通過展會建立的分銷網絡遍布內地2000余座大中小城市和港澳臺地區,以及東南亞、美國、歐洲和中東等地近50多個國家,“國際家具營銷總部”已現雛形。
今年成功升級為國家級展會的外博會,成為內銷的重要平臺,鎮內企業參展外博會211家,為東莞市之最。
厚街鎮內銷的擴大,還受益于東莞市政府一系列鼓勵內銷的稅收政策。2009年7月,該市發布《關于應對金融危機沖擊、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出臺新增增值稅獎勵措施,對民營企業內銷增長達到一定標準的,給予相應比例的獎勵。
今年上半年,該鎮內銷外企由2008年的40家增加到123家,內銷總額40.3億元,同比增長12.2%。
搶占產業鏈高端
外銷轉內銷,傳統企業在工藝、技術、品牌方面的瓶頸越發凸顯。
2009年,東莞國際名家具設計研發院對321家家具制造企業的調查發現,90%左右的企業沒有完整的設計團隊,設計人員流動性大,不穩定等造成家具產業缺乏原創設計。
該研發院院長助理、知識產權服務部部長王建球介紹,政府設立東莞國際名家具設計研發院的目的,正是為了幫助家具企業從制造鏈的低端走向高端。
“我們鼓勵企業參展,鼓勵企業創新。”他認為,除了接訂單之外,會展更大的意義在于,為家具企業技術、工藝的創新,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臺。
“我們通過組織授課,宣傳家具業的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同時,發布家具行業的專利預警簡報,提升本地企業專利意識。”據王建球介紹,在廣東,東莞的專利量僅次于廣州、深圳,而家具方面的專利量,排在全省第一。
在采訪現場,王建球為記者列出了一批合作企業的名單,其中就有厚街鎮家具企業轉型升級的代表——楷模。
在厚街楷模家居用品制造有限公司,一件件家具看似普通,卻變化多端。餐桌可以隨時為飯菜加熱,沙發可以按摩、播放音樂。這家傳統的家具企業目前擁有1000多項授權專利,十一大品牌系列。
該公司董事長徐國芳最認可的,是經濟學家吳敬璉先生的觀點,產業轉型升級,并不是要舍棄制造業,而是要提高附加值。
除了會展和研發院,厚街鎮一直積極爭取省政府、市政府對家具產業的支持。憑借成熟的家具產業鏈,厚街獲準成為首批唯一的廣東家具國際采購中心。由此,厚街將獲得廣東省級財政扶持商業項目專項資金的支持,并享受與省現代產業體系500強項目和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同等的優惠政策。
新增長極
在鋪天蓋地的鞋企、家具企業的包圍之中,當地居民也許還來不及發現,當地政府轉型升級的努力成效已經顯現,厚街的經濟增長極正在悄然改變。
資料顯示,龍頭企業對厚街經濟增長有很大貢獻。而在這其中,新興產業正在彰顯活力。
1-6月,全鎮21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15億元,同比增長89.3%。其中,大型企業利潤總額10.42億元,同比增長165.7%。
其中,電子行業龍頭三星視界格外亮眼。上半年,厚街三星視界工業產值138.5億元,占全鎮規模以上外資工業產值的51.91%,同比增長3.2倍。
內資企業方面,金葉珠寶產值占規模以上內資工業產值37.9%,同比增長4.4倍。
除了黃金珠寶外,汽車配件、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正在成為厚街經濟的新增長極。
資料顯示,上半年厚街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在快速增長,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占到全鎮出口額的61.4%,同比增長151.4%。
龍頭企業的培育、新興產業的增長,與厚街鎮一系列產業升級的舉措密不可分。
大項目的引進離不開用地保障。早在2000年,厚街鎮在環岡、河田、汀山、橋頭、南五等五個社區交界處規劃了約11000畝的厚街科技工業園。之后,園區陸續引進了三星、泰科等世界500強外資企業和金葉珠寶、金河田等國內大型民營企業。
2008年5月,廣東實施雙轉移戰略,東莞因勢利導出臺擬轉出產業最低投資強度指導性標準,提高電線電纜制造等13種產業項目的行業準入門檻,推動在東莞欠缺比較優勢的產業向粵東西北地區轉移,為加工貿易企業成功轉型騰出發展空間。
根據今年初出臺的《厚街社區企業轉型升級工作方案》,厚街鎮已經將轉型的重點從規模以上企業轉變為社區企業。據了解,厚街鎮95%以上的企業在社區,部分廠房為低附加值小企業占據。根據方案,厚街鎮選取5個社區和30家企業為試點,設立1億元專項資金,全力推動社區企業生產經營形態的轉變。
在此基礎上,今年5月份,《厚街鎮加快推進社區企業結構調整工作方案》出臺。根據該方案,厚街鎮將試行由政府統一租賃、統一規劃、統一招商、統一管理社區空置廠房,并設立2000萬元統籌資金作為保障。
此次試行力爭用五年時間,實現在統籌社區空置廠房招商上突破30萬平方米,各社區沒有閑置3個月以上的廠房。(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