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街邊補鞋26年 外來工大姐講一口流利閩南語
【中國鞋網-滾動快訊】一個小小的樓梯口,擺放著一臺老式補鞋機,其旁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鞋材,日前,記者在延年路石光中學離退休協會樓下的樓梯入口處,見到了來自浙江的鞋匠羅大姐。
說起羅大姐,延年路周邊的店家及住戶沒有不認識她的。一個來自外地的鞋匠卻說著一口流利的閩南話,不知道的人,一定猜不出,她竟是個外地人。
羅大姐告訴記者,她15歲就來到石獅,做起了補鞋生意。說起26年前來石獅的事,喜歡跟客人聊家常的羅大姐一邊補著鞋子,一邊笑著跟記者聊起了當年的故事。
“剛來石獅,人生地不熟,可膽子卻不小,第二天就獨自挑著補鞋攤上街做生意,害得姐姐到處找人,以為我走丟了。”羅大姐笑著說,那個時候,還不太會補鞋,動作很慢,縫補一雙鞋至少要十幾二十分鐘,結果那天錢沒賺多少,卻不知不覺忙到天黑才回家。
剛出來補鞋除了手工不嫻熟外,語言障礙讓羅大姐吃了不少苦。她告訴記者,好幾次因為不會講閩南話,連飯都沒買上,最后餓著肚子回家。也正是如此,羅大姐開始學起了閩南話。每天遇到本地顧客時,羅大姐都會熱情地跟人打招呼,然后向他們學閩南話。羅大姐在語言方面很有天賦,不到半年時間,她就能聽得懂本地話,一年之后,她就大膽地開口與本地人進行交流。
閑聊時,在附近開鞋店的店主拿著幾雙鞋子過來,她也是羅大姐的常客。據她介紹,剛認識羅大姐的時候,羅大姐已經會講一口流利的閩南話,要不是聽朋友說起,她根本不知道羅大姐是外地人。
補鞋是一項傳統的手工活,在沒有任何人的教導之下,羅女士全憑自學與自我摸索,在這一行走出了一條不錯的生意門路。目前,羅大姐與其丈夫經營的補鞋攤已是石獅40多家鞋店的專屬補鞋合作對象。羅大姐說,這其中除了她的手藝獲得鞋店老板的認同外,會講閩南話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羅大姐告訴記者,她來石獅已有26年,如今,丈夫、孩子都在石獅生活,丈夫在十幾年前跟著她一起來到石獅,兩個孩子也都是在石獅出生的,一個上高中、一個上小學。提起兩個孩子在石獅上學的事,羅大姐說,她要特別感謝一位石獅老人,因為有了他的幫忙,她的兩個孩子才得以順利進入本地學校讀書。
一晃在石獅生活已26載,羅大姐在附近居民和常客的眼里,手藝好,樂觀熱情,樸素卻散發著魅力。“羅大姐做活特別細,價格公道,簡單的修補甚至不收費。”顧客蔡女士說。
盡管有時候也會遭到一些顧客的挑剔和輕視,但羅大姐說,自己開心就好,不用管別人怎么說。語畢,羅大姐又繼續埋頭干活,補鞋機轉動著,發出“嚓嚓”的聲音……(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 上一篇:鹿城查獲1010雙假冒GUCCI女鞋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