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鞋業高調引進“科技”生產制鞋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近年來,國內眾多民族品牌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產品要想從“跟隨市場”到“引領市場”,必須下大氣力進行科技創新,走以技術為支撐的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近些年,它們在研發高科技含量新型運動鞋方面做了大量較為成功的探索。
借助專業機構
這些年,國內一些體育用品企業的意識已經走上了國際化進程,它們相信強強聯手帶來的是雙贏的結果,于是不惜巨資尋找合作伙伴,為未來的市場競爭做著積極的準備。
早些時候,李寧公司與香港中文大學人體運動科學系合作,完成運動鞋類規范工程,建立了完備的數據庫,專門針對中國人的腳形設計了新款的鞋類產品。同年年底,又與美國DRD設計事務所合作,進行李寧的研發工作。
安踏公司斥資2000萬元創建了運動科學實驗室,實驗室主要研發方向是運動鞋、運動服裝的舒適性、安全性和功能性,通過對運動生物力學、人體力學、運動學等學科的應用和研究,開發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運動產品。同時,安踏還與北京體育大學生物力學研究室、中國皮革與制鞋研究院合作,分別借助它們在人體運動科學及制鞋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經驗,全面提升安踏實驗室的科技研發能力。
鴻星爾克與中國科學院簽訂了合作意向書,雙方約定,自簽字之日起,中科院將向鴻星爾克提供鞋及鞋制品專業抗菌材料,為鴻星爾克運動鞋的抗菌性和質量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并負責對鴻星爾克運動鞋的抗菌功能進行全程監制和技術服務。
量身定做
一些企業力求為消費者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希望消費者在穿著時感受到量身定制,獨一無二的待遇,從而使他們成為自己忠實的客戶。
李寧公司專門針對運動鞋的力學特性進行了運動生物力學測試,建立了專業運動員的腳型數據庫,對專業運動特征進行數據搜集和分析,從而進一步提高產品的專業性和舒適度。同時,利用三維激光腳型測試系統測試研發出了適合中國人自己的專業足球楦型并建立了中國人腳型數據庫。
提取CBA賽場上180多名運動員腳部的數據,建立了中國第一運動力學腳型庫,研制適合不同運動員腳部動態習慣的運動鞋,將運動科技轉化為運動裝備。
引進高科技
李寧公司研發的“李寧弓”專業減震科技是利用拱形受壓變形能有效緩解壓力的原理研發的,系統由Arch、Tensile、PU三大部件組成。Arch部件是減震功能實現的核心部件,具有相當大的形變能力。Tensile部件將有效地輔助Arch部件實現減震功能。該部件由兩種材料復合而成,中間的芯具有超強的韌性、外圍的透明體具有超強的彈性。PU部件在保證減震功能的同時,也可以增強穩定性。三大部件的完美組合,保證了跑步運動的功能需求,減震、穩定。
安踏的“芯技術”目前已經發展到第三代。 從CBA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在上個賽季已有約90%的CBA球員穿上了安踏的“芯”技術籃球鞋。CBA聯賽每一位球員都被測量過腳型,根據他們的腳型特點定做了屬于他們自己的專業籃球鞋,有效地防止了球員腳步受傷。
鴻星爾克的GDS+不僅提高了跑鞋的透氣性能,堅韌的TPU材料還能保證腳踝的舒適穩定,更加有效地防止了因雙腳過度翻轉或扭動所產生的運動傷害,使消費者可以更放心的提高起跑、加速、急停的速度和頻率。
另外,雙星、、皮克、多威等一大批國內著名品牌也推出了擁有高科技含量的新品。可以看出,科技創新已經成為國產運動鞋品牌的新競爭點,這些科技創新的舉措不僅增強了企業自身的實力和競爭力,而且也大幅度提高了我國運動產品的整體質量。 (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