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世界2012大型實地調研萬里行之廣州
【中國鞋網-】繼走訪了杭州、上海、江蘇、合肥、福州等地鞋業市場后,我們的調研小組又來到了國際大都市——廣州,因廣州市場太大及調研時間有限,此番我們重點走訪了廣州大都市鞋城,以窺廣州鞋業近年的發展變化。

【概況】
內銷外貿鞋城并行發展
廣州別稱羊城,中國第三大城市,中國的南大門,中國國家中心城市,是國務院定位的國際大都市。
作為全國最大最重要的鞋業生產基地之一,廣州的市場分布在全市不同的區域,其中做內銷的批發市場以荔灣區解放南路的大都市鞋城、解放鞋城、海珠區的華南鞋城最為重要,外貿方面以火車站附近的站西路商圈周圍的富力國際鞋城、富麗宮鞋城、站西路鞋業批發街等市場為主,其他還有如廣園西路的金龍盤國際鞋業皮具貿易城、高大街的高大街鞋業一條街、越秀區礦泉街的九龍鞋業城等以做外貿鞋、訂單鞋和外貿尾貨等鞋類批發市場,在行業內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大都市鞋城】
有人走有人來 鋪位供不應求
解放南路的大都市鞋業批發市場是廣東省中低端定位品牌代理商的集中地。從早上9點開張到晚上6點關門,生氣很旺,其中周一到周五是終端客戶進貨的高峰期,周末很多人在家做銷售,鞋城人氣相對會小一點。
大都市鞋城分兩期,且各有兩層。一期一層以中低價位時裝女鞋品牌為主,二層則涵蓋中低定位運動品牌、時裝鞋、皮鞋和休閑鞋等。受廣州市在廣東和華南地區的影響力和地位決定,鞋城檔口鋪位租金極高,黃金店鋪租金每平方米超過了1000元,且鋪位供不應求。雖然大都市鞋城一期的一二樓檔口面積都不算大,且一些改走品牌路線、注重形象的品牌陸續搬出,但仍然有許多從解放鞋城等其他地方搬來的品牌和新進入鞋行業的人士不斷尋覓空白檔口。大都市鞋城二期一樓多為面積20多平方米的單門頭檔口,基本上也是被時裝占領,二樓的面積較大形象較好,有獸霸、杰豪、戈美其、巨日、保羅騎士等溫州品牌和部分廣州本土品牌。
無論是一期還是二期,記者發現,都是一樓人氣超旺,二樓人氣相對不足,部分品牌在一樓設檔口,在二樓或鞋城周邊有寫字樓和展廳等辦公區域。
由于大都市鞋城已有12年歷史,因此在硬件環境和配套設施方面有些落后,一些品牌根據自身發展需要搬離了該鞋城。部分品牌如361°、特步、金萊克、匹克、德爾惠、美國駱駝、雷速等運動、休閑品牌將辦公地點設在大都市周邊的萬凌廣場、金匯大廈、富華大廈、豐鉑大廈等高中檔寫字樓中。其他如安踏、喬丹、鴻星爾克等品牌則在廣州市區其他地方。
溫州皮鞋方面,杰豪、獸霸等品牌分布在大都市鞋城,但據了解經營一般。奧康、紅蜻蜓、意爾康、蜘蛛王、康奈等五大品牌全在廣州市區外圍工業園區。日泰、吉爾達等品牌以前曾進入過廣州區域市場,但最終因各種原因抱憾而走,唯有邦賽一直還在堅持,經營也一般,目前正在著手進行提升和調整,以期能夠提升市場占有率。
時裝鞋方面,名典、皇妹、戈美其、縫葉鳥、印心鳥、巨一、華耐等品牌全在鞋城之中,形象也鞋城中也比較靠前。其他如卓詩尼、大東等品牌,近幾年一直在進行品牌提升和調整,已經搬出鞋城。
在大都市鞋城附近,還有一個解放鞋業城,以低價散貨鞋為主。解放鞋業城和大都市鞋城中間的大新路兩邊全是品的聚集地,檔口面積不大,個別品牌在臨街鋪面設有標識,在二樓有辦公區和寫字樓。
海珠區的華南鞋城靠近海珠客運站,周邊交通相對便捷,其定位與解放鞋業城差不多,拖鞋占比很重,有貝貝、阿童木、幫登、比比我、皇家皮匠、一日千里等品牌。雖然大都市鞋城在內銷大眾價位鞋方面的影響力最大,大部分經銷商首選到大都市去拿貨,但部分品牌也同時會在華南鞋城設有檔口,以最大化拓展客戶資源。

【品牌發展】
時裝女鞋出貨量大 本土品牌快速發展
廣東的時裝女鞋市場應該屬于全國之最,年出貨量相當可觀。記者走訪了解到的數據是,溫州時裝鞋方面:經營名典、皇妹的代理商去年銷售超過70萬對,這還不包括深圳地區,戈美其超過了50萬對,其他如大東、卓詩尼、華耐、巨日、巨一、香香莉、巨康、珂卡夫、縫葉鳥、展風等市場覆蓋面也很廣,大多數終端網點數量超過兩百家,多的甚至有五六百家,這些品牌的代理商中許多都是全國排名靠前甚至位列第一。廣東本土時裝品牌如索蘭、米蘇米秀、香戀、洛曼琪、摩斯雷、優尚依、戴妮斯等都將總部設在廣州、深圳、香港等,最起碼在廣州有批發點或辦事處,重點發展珠三角區域,輻射廣東全省甚至華南地區。據透露,索蘭品牌在廣東地區開店數量已超過200家。
休閑鞋方面,廣東本土品牌戴斯威、D&W(舞出我天地)、中國功夫這幾年快速發展,尤其是戴斯威通過十多年的發展,已在廣東深深扎根并走向全國,目前在湖南、湖北等地都有代理商;D&W(舞出我天地)品牌也在湖北等地有所發展,記者在湖北黃岡地區出差時就曾看到過D&W的專賣店。溫州休閑類如芭爾曼、拉爾夫之類在廣州市場經營一般;福建休閑品類木林森、公牛巨人、公牛世家等在廣州發展參差不齊。
皮鞋品類,溫州前五大品牌中意爾康發展最為耀眼,據悉年銷售額已超過4億,蜘蛛王、紅蜻蜓緊隨其后,年銷售額也都過億,居于第二集團,奧康、康奈等則居第三集團,銷量相對少一些。
福建方面,記者在與阿迪王廣東總代理皺志毅的交流中了解到:安踏以年銷售18億排名第一,361°以13億排名第二,鴻星爾克銷售10億(廣東加海南)排名第三,其他如特步、匹克、喬丹、德爾惠等則與前三之間存在不少差距。值得一提,美克在廣東市場年銷售能達1億多,是其全國最大的區域市場。
【代理商說】
最看好時裝鞋和童鞋
受目前經濟環境影響,整個鞋行業也顯得疲軟,運動品牌增長乏力,皮鞋方面趨于放緩,但休閑鞋、時裝鞋和童鞋的表現卻頗為搶眼。走訪中,筆者與廣州優尚依總經理唐才武、南王廣東總代理王振先、臺灣ABC廣東公司經理李涵道以及法國金雞廣州分公司總經理李虎等人交流中了解到,大家最看好的是時裝鞋品類和童鞋品類。
他們分析稱,在目前國內鞋業中,運動品牌已經形成了群雄并起之勢,也過了發展的黃金期,很難有哪個品牌能像安踏、361°、特步、匹克那樣快速發展起來;皮鞋方面一超多強的局面依然很難被改變,除超級強者百麗獨領風騷,星期六、千百度、fed等品牌也勢力不弱,基本很難超越他們,溫州皮鞋方面五大品牌奧康、康奈、紅蜻蜓、蜘蛛王、意爾康市場占有率搖搖領先,別的品牌想沖上去也很困難。
但放眼全國,時裝女鞋和童鞋方面局勢卻十分特別。達芙妮2011年以70億元的銷售額豪取單品銷量第一名十連冠,然而,除它之外就再沒有其他特別有影響力的品牌能讓全國消費者記住。童鞋方面,除七波輝因經營時間長處于領先地位,其他品牌都不突出,一些品牌雖然努力升級,但還未成功。正因如此,百麗看重了這兩個市場的廣闊前景,于今年2月推出時裝女鞋15MINS,計劃今年開店200多家,在童鞋方面加快整合了hello Kitty(凱蒂貓)和disney(迪斯尼)。
由此可見,現在眾多鞋企都將觸角伸向了時裝女鞋和童鞋領域,但這兩個領域是否也會如那樣發展,誰將成為最終贏家,還得拭目以待。
【外貿】
外單普遍下降
走訪廣東鞋業市場,不得不提外貿鞋。廣東的外貿出口連續20多年全國第一,其中鞋類更是代表,除了站西路商圈是專業外貿批發下訂單的市場之外,大都市鞋城、解放鞋業城等做內銷的批發市場中也有很多品牌兼做外銷。交談中得知,每天都有數百名來自非洲、中東地區的外國人在批發市場下訂單,他們主要尋找中低定位的皮鞋、時裝鞋。筆者碰巧在大都市鞋城碰到一個沙特阿拉伯國家的客商,通過交流了解,他每天從廣州往沙特發一集裝箱鞋子,有1萬多對,由此可見這邊的出貨量。
不過,隨著國內原材料、人力等各種經營成本的上漲,外貿鞋的出廠價、批發價也逐年增長,再加上目前國際經濟表現疲軟,外貿出口也在下滑,廣州鞋業批發市場也受到影響。據大都市鞋城做外貿的一代理商介紹,今年他的外單與去年相比至少下降了3成,而這還算是降幅較小的。(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