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無奈"棄車保帥" 樂途上海僅剩4家
【中國鞋網-品牌動態】國內運動業巨頭的“業績風波”依然在延續。記者昨日獲悉,受自身業績因素及今年來李寧公司品牌核心戰略調整影響,李寧代理的Lotto這一意大利運動時尚品牌或有可能在申城市場上徹底消失。

李寧公司已從今年開始大規模關閉樂途門店,目前上海地區僅剩4家。
記者調查:樂途上海僅剩4店
據了解,2008年8月1日,作為李寧公司實行品牌國際化戰略的重要一步,李寧與意大利Lotto(樂途)訂立特許協議,Lotto授予李寧公司以中國特許產品開發、制造、營銷、宣傳、推廣、分銷及銷售權利,商標獨家特許使用權為20年。
從2008年8月簽約至今,已是整整4個年頭,體育用品行業近一段時期以來的“疲弱”,不禁讓記者對目前上海地區Lotto品牌的銷售狀況產生了些許擔憂。近日,有知情人士向記者爆料稱,從今年初開始,樂途就有了關店計劃,并已從3月份起正式實行。針對這一線索,商報記者連日來進行了實地調查探訪。
昨日上午,根據Lotto此前在上海地區的一份開店圖錄,記者先后來到新世界(600628)、龍之夢、置地廣場、梅龍鎮廣場等地,令人意外的是,圖錄中所示的Lotto門店要么已是“人去樓空”,要么早已被“改換門庭”。經過一番周折,記者終于在南京東路百聯世貿購物中心7樓找到一家Lotto門店,從該店店員的口中,印證了樂途近期關店的事實。
“像我們這種地段的店,一天下來最差的時候營業額可能只有一兩千元,店面錢都賺不回,而且是一年不如一年,可想而知別的店怎么做。”在該店工作多年的小鄭無奈地告訴記者,“據我所知,Lotto在上海地區原本有16家店,從今年起就陸續開始關,到現在剩下還不到5家,估計我們也撐不了多久,我想近期很快就會有結果。”
為了進一步證實這一說法,昨日下午,記者撥打了李寧公司總部客服熱線,客服人員坦承,李寧確已從今年開始大規模關閉樂途門店,但具體的關店原因他們也不太清楚。該客服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整個上海地區仍有正常營業信息備案的樂途門店僅剩下天山路店、正大廣場店、八佰伴店、百聯世茂店等4家。隨后,記者還試圖電話聯系李寧公司市場部相關人士,該人士以“正在開會,不便回應”為由,婉拒了記者的采訪要求。
而在昨日的采訪中,一位不愿具名的內部人士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是李寧的品牌定位及定價策略害了Lotto。“從一開始,李寧就把Lotto定位為國際高端市場品牌,在一線市場與阿迪達斯、耐克等大牌子競爭,殊不知Lotto的市場地位根本無法與阿迪達斯、耐克相提并論。而在價格上,耐克現在幾乎每一季新產品中都會有不少300-400元的產品,這與Lotto品牌的產品價格幾乎相同甚至更低,在價格上毫無優勢。而從設計上看,幾年來Lotto并沒有過多的創新之處,所以銷售就被拖了后腿。”
行業現狀:李寧無奈“棄車保帥”
事實上,多數業內人士認為,簽下Lotto中國特許權后持續糟糕的業績表現,是李寧近期下定決心砍掉Lotto的直接原因。財報數據顯示,2010年,虧損9174.9萬元,之前的2009年虧損額為5693.5萬元,再加上2008年簽約首年虧損的1240萬元,李寧經營下的Lotto品牌已連虧3年,至2010年底累計虧損2億元左右。
然而,更為重要的原因是,在經歷了品牌重塑陣痛、業績全面下滑、高管紛紛離職等事件之后,李寧自今年來已開始著手對其品牌核心戰略進行調整。今年6月中旬,李寧公司發出公告,宣布調整與Lotto特許業務合作期限,將Lotto特許權合約從原期限20年修訂為10年。對于縮短合約的原因,李寧公司表示,與2008年簽訂協議時相比,市場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縮短合約期限符合李寧公司聚焦核心業務的戰略舉措。
據介紹,縮短合約期有利于李寧公司攤銷Lotto虧損金額,有助于李寧公司將資源聚焦在核心業務上。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李寧內部已經進行了“聚焦核心業務,優化組織結構”的戰略調整,并發布公告稱,為提高運營效率,對于一些非核心的業務部門將進一步整合。
據悉,除主品牌“李寧”外,公司還有“紅雙喜”、“樂途”、“艾高”、“凱勝”、“新動”等子品牌。多品牌運營分散了資源,使李寧得不償失。2011年,李寧品牌產品貢獻了營業收入的91.4%,“樂途”長期虧損,定位低端的“新動”業務在2011年底2012年初被終止,“紅雙喜”的鞋服計劃亦被終止。
服裝行業觀察人士馬崗認為,李寧公司當務之急是使主品牌“李寧”恢復元氣,“李寧”品牌在中國市場仍然有較強的號召力,市場基礎較好,只要集中資源和精力做好主品牌是最容易的事情。在解決主品牌問題之后,其他子品牌的運營將更為順暢。(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