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戶外市場的整體分析與發展趨勢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近年來,中國戶外產業可謂是風生水起,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一、從2000年起到2011年中國戶外零售額復合增長率達到61%
2000年中國的戶外產業零售總額為0.6億人民幣,到2011年,中國的戶外產業零售總額達到110億人民幣,從2000年起復合增長率達到61%,由此可見,中國戶外產業發展迅猛。
中國的戶外產業發展未必100%遵循美國的發展道路,但是隨著中國的GDP、人均消費習慣等的變化,中國發展的大趨勢將向美國靠攏。
二、品牌發貨額集中度相對較高
在中國能定義為品牌的有574個,在這當中,有1.7%(前十名)的品牌占了58%的出貨額,3.5%(前二十名)的品牌占了72%,8.7%(前三十名)的品牌占了85%。
其中,2011年銷售第一的占了中國市場的13%,前三名探路者、哥倫比亞和諾斯菲斯的出貨額總和占了34%市場。由此可見,中國市場的品牌集中度相對較高。
三、中國戶外渠道及零售份額分布:商超一統天下
目前中國戶外渠道分布中,商超占了65%,街邊店占了28%,網絡占了7%。
目前商超渠道一統天下,終端數量上占有絕對的優勢,吻合中國目前的發展狀況。根據成熟市場的觀察,也許在一定的時間內,中國商超的擴張步伐會持續一段時間,但從趨勢上看,商超的比例會逐步下降,專業的銷售渠道將是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
另外,關于網絡銷售渠道,雖然網絡銷售目前在中國是一個熱門的區域,但在戶外領域,網絡所占的7%比例最終會演化成何種狀況具有很大的不可確定性。在網絡銷售中如何解決價格戰、商家信用、營銷體系、區域經銷商的排他性等問題都需要解決,在沒有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的商業模式建立起來之前,網購的不確定性將會繼續維持。如果未來網購所占的比例有很大的突破,那一定是伴隨著目前無法預測的新的商業模式的產生。
四、中國消費者特點分析:隨意性強
中國消費者具有與歐洲其他國家不同的消費特點。中國戶外消費者隨意性較強,穿著裙子、高跟鞋去登山的現象不少見,而歐洲人則非常講究,爬500米的小山坡都需要全副武裝。除此之外,中國消費者還具有其他不同的消費特點。
1.參與度會增強。目前中國戶外的人群參與度不多,但是參與人群在逐步增加,一方面是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另外一方面是現有人群參與的頻率會提高。
2.專業性不夠。一方面,中國缺乏像大多數戶外發達國家的專業人群,除了中國國家登山隊會進行爬雪山等頂級戶外運動,極少數人群會去參與這種極限戶外運動。另一方面,中國缺乏專業性的領導機關,沒有組織機構引導、制定行業規范,這對戶外行業發展的專業性不利。
3.成熟度薄弱。中國消費者的購買成熟度相對薄弱,處于沖動性購買的關口,這與中國的大環境是相吻合的。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進入中國,中國消費者在慢慢成熟,這對產品設計、品牌建設將帶來不同的變化和影響。
4.多樣化。中國消費者與美國相比,很大的一個特性就是多樣化。中國從地域、文化、民族性、發展差異性等可以劃分為七個大區,每個區的消費習慣、消費特點都各不相同。當品牌做到一定程度時,必須把文化、品味、身材等各方面差異考慮進設計思想。
5.泛化和自由度。中國人比較隨性,不是一個嚴格要求自己的民族,這種隨意性產生了戶外的泛化理念,這在中國有一定的市場機會。
6.不可預測性。中國消費者是一個帶著臉譜的消費群體,能夠看到大概的樣子,但是無法觸及其內心。
五、中國戶外市場發展趨勢預測
目前,中國成長性高過歐洲和美國,但是在成熟度上是遠遠不如歐洲和美國的。
從和產品上看,中國未來會存在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生存奮斗期,未來2-3年內,行業會經歷洗牌,很多品牌不可避免會遭遇淘汰,行業會引起波動。第二階段是狂飆突進期,中國目前的500多個品牌未來達到1000多個指日可待。中國的狂飆突進將經歷是很長的一個階段,將以相當高的成長速度發展,但同時伴隨著眾多品牌的起起落落。第三階段是成熟沉淀期,中國將形成10個左右的全國性品牌,但眾多的小品牌、專業品牌將在選定的專業領域找到自己生存發展的機會。
從消費者和渠道上看,中國消費者還沒有充分發揮對品牌的要求,中國需求的多樣性將會增強。目前中國戶外渠道處于分散的狀況,未來中國的市場整合程度將會提升。
在需求多樣性、市場整合程度方面,中國與歐洲、美國比較如下,目前需求多樣性上:歐洲>美國>中國,未來5-10年期間需求多樣性上:歐洲>中國>美國;目前市場整合程度:美國>中國=歐洲,未來未來5-10年期間市場整合程度美國>中國>歐洲。(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