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達斯終止代工合同或面臨工廠訴訟
【中國鞋網-品牌動態】"我們一直在跟聯系,但他們一直在拖延。"在阿迪達斯通知將終止代工合作的近三個月時間里,上海漫浪紡織品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孫英莉多次與阿迪達斯方面溝通補償事宜但都遭到拒絕。

漫浪公司是一家主要經營針織服裝、羊毛衫、運動服飾的生產及銷售的服裝企業,同時也是阿迪達斯的代工廠家之一。今年5月,包括漫浪公司在內的10家阿迪達斯中國代工廠相繼接到了內容相同的一份通知。通知顯示,阿迪達斯將于今年10月至明年4月之間終止與這些代工廠的合作。
令孫英莉頗為不滿的是,對由此給代工廠造成的損失,阿迪達斯明確表示"一律不補償"。孫英莉向記者申訴稱,上海漫浪公司跟阿迪達斯簽的是無期限的合作協議,并且去年底阿迪達斯中國財務運營總裁Erick Haskell還當面承諾與中國代工廠的合作在2015年前不會有任何改變。
然而,半年時間剛過,阿迪達斯便已食言。"隨著中國生產成本尤其是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阿迪達斯將中國產能轉移出去是必然所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未來會有更多的代工廠將不得不面臨被阿迪達斯終止合同的命運。
10家之后
據孫英莉透露,去年11月,阿迪達斯曾召集中國代工廠座談。期間,Erick Haskell口頭承諾2015年前阿迪達斯對中國市場與供應商不會做出任何改變。"當時,Erick也答應給我們一個書面承諾,但后來卻遲遲沒有出具。"孫英莉由此懷疑阿迪達斯是不是欺騙了代工廠。
到了今年5月,阿迪達斯突然通知10家代工廠要提前終止合作。
"我們正在優化全球采購架構,這一策略將幫助阿迪達斯更好地發揮我們的規模效應并降低復雜性。"在委托奧美公關給記者的回復中,阿迪達斯并未詳細說明為何要終止與中國代工廠的合作。
同時,阿迪達斯也沒有透露這部分產能將轉移何處。"要全球整合資源,逐步將生產移步到東南亞。"但據孫英莉證實,生產成本更低的東南亞是阿迪達斯的首選。
"成本的上升并沒有轉化為實際的市場消費。"孫英莉被告知成本上升是導致阿迪達斯做出這一戰略決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孫英莉看來,阿迪達斯去生產成本更為低廉的東南亞是為了掙更多的錢,逐利性決定了阿迪達斯必須這么做。
而根據上述業內人士的分析,終止與這10家代工廠的合作僅僅是阿迪達斯將生產遷出中國的開始。
據了解,阿迪達斯在中國與300多家代工廠有著合作關系,其數量超過任何其他國家。
阿迪達斯"沒有海外工廠,就取消代工資格"的說法也預示了國內很多代工廠會面臨與漫浪公司同樣的遭遇。
事實上,已經有部分代工廠已經跟隨阿迪達斯在海外設廠并為其代工。其中,在大陸設有很多工廠的臺灣裕元集團近年來已經開始向東南亞轉移生產。
"我們沒有考慮到東南亞去建廠。"孫英莉坦承,如果都扎堆過去的話,那里的產能也會飽和。
上述業內人士也指出,讓所有或者多數代工廠都去海外建廠并不現實,更多的代工廠只能削減產能或者轉型。
賠償難題
"目前,我們還是想跟阿迪達斯協商解決,我們也不是要求對所有的損失都做出補償,而是希望阿迪達斯能承擔一部分。"孫英莉說。
雖然仍舊在為爭取到一點補償而努力,但是孫英莉其實知道她的希望十有八九會落空。"不敢開這個口子,如果這樣做了,阿迪達斯以后如何處理300多家代工廠的要求。"孫英莉認為,"畢竟掙進口袋里的錢是不愿吐出來的。"
而更多的代工廠似乎并不愿意在這個時間點上接受媒體的采訪。"他們或許是擔心連獲得補償的一點希望都沒有了,也或許是心存未來仍能與阿迪達斯合作的可能。"前述業內人士表示。
"阿迪達斯就終止商業合同向合作供應商提前作出了公正和恰當的法律告知。"阿迪達斯發給記者的回復顯示,阿迪達斯會遵守書面合同里所作出的所有承諾,但沒有法律義務承擔更多補償。
同時,阿迪達斯表示,會為這些供應商伙伴提供有關內部溝通和過渡計劃方面的咨詢。
"按照阿迪達斯的要求投入了生產設備與人員,并且很多硬件與軟件是阿迪達斯生產專用的,并不能用于生產等其他品牌。"孫英莉認為,這部分損失完全讓工廠自己承擔難以接受。
據孫英莉介紹,阿迪達斯的代工大約占上海漫浪公司整體產能的35%左右。相對來說,終止代工阿迪達斯帶來的損失還不至于導致工廠的倒閉。但對于一些主要靠代工阿迪達斯生存的企業來說,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孫英莉告訴記者,如果協商解決不了的話,上海漫浪公司將付諸法律途徑。當記者提出是否可以查看一下代工合同時,孫英莉表示目前不方便,"如果走到了司法那一步,到時會向媒體公開的。"
"對于阿迪達斯是否違約以及如何賠償,必須根據合同的約定條款才能加以判斷。"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告訴記者。不過,她提醒被提前終止合作的代工廠要保存好合同、各種書面通知以及錄音等材料以備不時之用。(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