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康不斷創新股市板智走新型財富路
【中國鞋網-品牌動態】6月8日,浙江鞋業股份有限公司以2011年凈利潤4.57億元、凈利潤增長率63.36%的好成績獲浙商“十大盈利增長王”稱號。
作為中國的“鞋王”,奧康不斷刷新著自己的各項記錄。奧康一個最早從溫州永嘉以生產鞋類為主的民營小企業起步,逐步發展到今天成為浙江省首家在滬市A股主板上市的,奧康董事長王振滔不無感慨的說:“縱觀奧康的發展史,可以看到現在的奧康已經從傳統“制造”階段進入到了“智造”階段,而且正在快速上升到資本創造階段。
爭創財富
當鄧小平的“南巡講話”擲地有聲的砸在溫州這個傳統商業沃土上時。王振滔說:“那時企業正處于創業初期,南巡春風解放了我們的思想和手腳,‘抓住機遇做大自己,搶吃市場蛋糕’便成了共識和發展生產、擴大市場占有率的目標方向。”
企業經過創業初期,新生的奧康快馬加鞭擴大廠房,購買最新的設備,引進生產技術人才,與國營商場取得聯系,并創新地提出了廠商聯營的模式,承租國營商場柜臺,自產自銷,進而開設“店中店”、“專柜”,逐步擴大奧康品牌影響力。
90年代中期,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消費者對產品的款式、服務及品牌的知名度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王振滔審時度勢,引進特許經營的銷售模式,大膽導入連鎖專賣,較早地致力于特許經營的探索和實踐。從1998年1月第一家奧康連鎖專賣店正式亮相到現在,奧康已有4500多家連鎖專賣店遍布大江南北。
王振滔回憶,面對南巡,如果分析不當,就會變得謹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開手腳,結果是喪失時機。
智造財富
王振滔說:“做鞋子沒有秘密,但有科技。”
2007年9月,中國第一臺“量腳定鞋儀”在奧康誕生;2007年底,中國首家鞋類企業綜合性科技研究院--奧康鞋類科技研究院成立。它以科技產品研發為主要導向,涵蓋了新材料、新產品研究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推廣應用以及標準化工程、知識產權保護、時尚流行研究、產業發展規律研討等軟科學領域內容。
2010年開始奧康在國內眾多鞋企中率先發起制造“低碳”的行動,為200多家原材料供應商印發“綠色采購標準”。2011年,奧康又開始籌建“數字化研發中心”,通過引進先進的自動化設備及相關軟件,應用CAD/CAM集成技術來改造傳統制鞋業,先后自主研發了GPS定位鞋、計步鞋、納米健康鞋、全掌透氣鞋、減震鞋等多種功能鞋產品,力求讓消費者真正感受到,穿鞋并不僅僅是為了走路,而是在享受生活。
所有這些不僅是在鞋產品上的突破,更是在產業鏈上的突破。因為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產品的背后,需要的是一個強大的產業和產業鏈的支撐。
王振滔說:“現在公司開始用智慧創造財富,對消費者來說,產品的實用性、功能性和價值性更為重要。”
愛散財富
王振滔說,我們有了機遇和好政策才得以大發展。為此,不僅要感恩,更重要的是要把感恩之心落實在行動上,努力回報社會。他認為,對一個企業家來說,所謂聲名、財富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他唯一感覺實在的就是感恩、回報、奉獻,這不僅能讓自己快樂,更能使別人幸福。
多年來,王振滔一直關注中國的慈善事業。2007年,王振滔出資2000萬元作為注冊資金,經國務院和民政部批準,成立了中國第一個以民營企業家名字命名的個人非公募慈善基金會--“王振滔慈善基金會”。該基金會的成立,開創了中國慈善事業新的模式--慈善不是施舍,而是愛心的傳遞。
至今,這個基金會已經走過19站,幫助了4369名孩子進入大學深造。在2012年1月30日龍年新春的首個工作日的“奧康2012新春晚會”上,王振滔獻出了“王振滔慈善基金會”龍年開春的第一份愛心大禮,通過溫州慈善總會將1000萬元捐助給全國各地的貧困學子,以圓他們的“大學夢”。
王振滔說,慈善是我的終身事業,永不退休。當然,我一個人、一個企業的力量畢竟有限,希望在改革開放背景下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都能夠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強化自己回饋社會的意識。(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