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運會PK云信奧運會屢傳捷報
【中國鞋網-滾動快訊】倫敦奧運會上,不斷傳來中國選手的捷報,讓國人激動不已。而昨日的“云信奧運會”,也給永昌小區附近的居民帶去了各種歡樂,各種激動,各種期待……
昨日下午,由昆明市文明辦、云南信息報社主辦,樂云網、《云南畫報·滇商》、西山區黨員服務中心和永昌街道辦事處協辦的云南信息報第五屆鄰里節之“云信奧運會”走進了永昌小區。
邊舞邊轉呼啦圈
60歲老奶Hold住全場
昨日的活動現場,用兩個字形容就是“火爆”,雖然天公不作美,下了一會兒的小雨,但沖不散“云信奧運會”參賽選手的熱情。看著毛毛雨,不少家庭心急地要求繼續比賽。
在昨日的比賽現場,最拉風的還屬60歲的葉慧芳阿姨的呼啦圈表演,邊跳舞邊轉呼啦圈,絕了。葉阿姨的呼啦圈表演Hold住了全場。
昨日,葉阿姨頭戴繡花頭巾,腳踏繡花,很有少數民族的味道。不過葉阿姨說她不是少數民族,只是最近比較喜歡這種民族風的打扮。
不懂麻將也不懂下棋,唯有舞蹈是葉阿姨的最愛,碰巧最近幾個月,葉阿姨家的呼啦圈沒有人玩了,所以她就利用閑置的呼啦圈練了這么一套氣場強大的呼啦圈舞蹈。
昨日,葉阿姨還自帶“武器”家里的黑色呼啦圈。隨著音樂聲起,站在舞臺上的葉阿姨跳起了優美的舞蹈,同時呼啦圈在她的腰間有規律地轉動著,即使她抖肩、扭動脖子等,都不影響呼啦圈繼續轉動。葉阿姨讓舞蹈和呼啦圈得到了完美結合,她的精彩表演引來了場下陣陣熱烈的掌聲。
全家總動員 就是為練膽
一個怯生生的小男孩,媽媽讓他先來比賽轉呼啦圈,他使勁地把媽媽往前推,害羞地低下頭。媽媽比賽完,輪到他了,他看起來還是有些小緊張,但一轉起來卻一點也不含糊,一連轉了114個。他就是劉應洪小朋友。
“以前沒有玩過,就為了這次活動上周才買了個呼啦圈,每天都練一會。”王女士告訴記者,轉呼啦圈她還是很有信心的,還總結了經驗,“大的好轉一點,小的太輕了,轉不起來。”
不一會兒,輪到他們母子了,隨著裁判的一聲哨響,王女士穩穩地把呼拉圈轉了起來,腳底下沒有移動一步,呼啦圈始終在她的腰間轉圈,一旁的劉應洪還給她數著數,看到媽媽轉得這么起勁,他也沒有剛開始那么緊張了,上場拿起呼啦圈就開始轉。他學著媽媽的樣子把雙手舉得高高的,使勁扭屁股,但呼啦圈一不小心就滑到了腿上,劉應洪趕緊又是擺腿又是收臀,可愛的動作引得周圍觀眾笑成了一團,最終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滑下去的呼啦圈拽回到了腰上。一旁5歲的妹妹也一邊笑,一邊給哥哥加油。
比賽結束了,王女士和劉應洪獲得了優秀獎。她告訴記者,結果其實不重要,這次來主要是讓兒子練練膽,比起妹妹他太害羞了,膽子也很小。王女士一家人一點多就到了活動會場,65歲的奶奶也來給孫子和兒媳加油打氣。這也是他們第一次參加社區運動會。當聽說下周還有社區運動會,她趕緊讓兒子再去報名,繼續練膽子去。
“跳高點,再跳高點”女兒為媽媽打氣
跳繩比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來參加比賽的23號家庭,是一對母女。
隨著哨聲響起,只見女兒雙手揮動著繩子,同時腳抬高,繩子就從腳下劃過,技術很是熟練,兩分鐘下來竟然跳了120個。
女兒跳完后,媽媽上場,計時開始,可是媽媽今天穿了一雙涼鞋,跳的過程中腳老是被繩子絆住。“趕緊,跳高點,跳高點啊!”女兒在一旁焦急地說。媽媽這時也有些慌了,可是越慌越急,越急越慌,時間就在媽媽的磕磕絆絆中流過。
比賽結束,女兒有點郁悶、有點責怪地對媽媽說:“讓你剛才跳高點的,你怎么不聽我的。”媽媽也覺得很不好意思,只能解釋今天穿的鞋不合腳,拉后腿了。女兒這時臉色緩和了不少,“大度”地告訴媽媽,剛才是給她打氣呢,等下次的時候兩人一起繼續。最終,媽媽和女兒拿到了優秀獎,互相摟著離開了賽場。
家長拖孩子后腿了
記者觀察了一下昨日的呼啦圈和跳繩的“成績單”,讓人稱奇的是,昨天拖總分后腿的基本都是家長,孩子們的成績都非常出色。誰說姜是老的辣,小的也不差。
到現場時 手里還端著午飯
昨日下午2時15分許,在其他二十幾組家庭都到場領取號牌后,10號家庭的3個孩子才在媽媽和奶奶的帶領下,急匆匆趕到永昌廣場,其中大女兒手里還拿著一碗飯。
姚媽媽告訴記者,因為要提前坐車來到比賽現場,所以中午便直接拿著飯盒去學校接補課的女兒,之后一家五口便從北市區轉了3次公交車后,花了2個小時才成功到達永昌廣場。
“我們是通過查詢114,從茨壩出發坐車到植物園,后來又從植物園坐車到小菜園,最后才從小菜園坐直達車到滇池路口。”姚媽媽說,因為上周日在翠湖看到這一活動,想到孩子暑假沒什么活動,便想著這周一定要來參加一次。“其實我是沒有什么特長的,但是要帶孩子來,就一塊玩玩。”姚媽媽不好意思地說。
在志愿者手中領到號牌后,姚媽媽便帶著大女兒到一旁去吃著“遲到”的午飯。
游戲好玩 可道具很受傷
昨日的活動豐富精彩,但一些事卻令人遺憾。本是為了讓居民懷念兒時那些經典的游戲,記者與志愿者們把這些道具敞開給前來的居民們使用,但讓人郁悶的是,有孩子借走轉呼啦圈后人卻玩起了“消失”。結果在比賽開始時,記者在整個廣場周圍尋找但都無功而返,無奈只能重新再買一個。
還有在體驗區的道具中,很多都出現了遺失和損壞:3根橡皮筋最后只剩2根,4個沙包剩1個,毛線做的翻繩被拉斷、打了死結,2盒跳棋子的玻璃珠最后只剩半盒。希望下一場“云信奧運會”,這些問題都能消失,大家一起過個快樂的奧運。
一分鐘內,葉阿姨一口氣邊舞邊轉了300個。如果不是主持人喊停,她還會繼續轉下去, 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只要有力氣,什么時候不想轉了,什么時候才會停下來。葉阿姨說,她來參加活動并不是想得到獎品,而是因為她喜歡舞蹈、轉呼啦圈。她想讓更多的人了解轉呼啦圈并不只是腰部的運動,與舞蹈結合后,可以有很多表現形式。
對于“云信奧運會”,葉阿姨很喜歡,她說,在這樣的活動中她能找到快樂,這是她自己的“老年精神”。臨走前,葉阿姨和記者約定,下周在金沙小區的活動她還要參加。
最速度獎
我平時可以轉600個
隨著一聲哨響,10號家庭的10歲小選手姚鈞鰍,淡定地拿著呼啦圈走上比賽區域。別看她身材瘦小,轉起呼啦圈來卻讓圍觀市民一片驚呼。姚鈞鰍雙腳穩穩地站在地上,上身卻快速搖晃著,頻率之快,動作幅度之大讓人驚嘆。“這個不錯,太快了。”周圍的市民忍不住發出感慨。
姚鈞鰍除了有超強的實力外,還有一群強大的“后援團”。姚鈞鰍的奶奶、媽媽、姐姐、弟弟都在一旁不停地為她加油打氣。“我姐姐能拿第一。”姚鈞鰍的弟弟忍不住高呼。
承弟弟的吉言,姚鈞鰍最后以一分鐘163個的成績取得了小孩組的第一名,而姚媽媽更是通過用手腕轉,取得全場最高分。不過姚媽媽轉呼啦圈的方式,也讓圍觀市民無不退避三舍,“太嚇人了,真怕她把呼啦圈甩出去。”一旁的市民說。
最終,姚鈞鰍一組也毫無懸念的獲得了一等獎。“其實我平時可以轉600個不停的。”姚鈞鰍自豪地告訴記者。
最精力旺盛獎
呼啦圈轉400下還不過癮
“快,趕緊拿起來,繼續轉。”在轉呼啦圈的比賽現場,一位媽媽著急地對正在比賽的女兒喊道。這位小女孩叫楊淵茹,馬上要過六歲生日了。母女倆是呼啦圈比賽的第一組參賽家庭,楊淵茹轉了106個,楊媽媽轉了162個,最后取得比賽組第二名的好成績。
楊淵茹可謂精力旺盛,比賽剛完,就又參加了轉呼啦圈體驗活動,一口氣轉了400下,盡管如此她覺得還沒過足癮。拿到在比賽中獲得的橡皮泥和拼圖,她開心地對媽媽說:“下次我還要參加,一定要拿第一名。”據楊媽媽介紹,楊淵茹平時就很好動,九個月大時,就參加了嬰兒游泳比賽,還取得了第一名。在家時,楊淵茹喜歡跳繩、轉呼啦圈,還喜歡打羽毛球,總之一刻也不讓自己閑下來。
昨日,在賽場上,有26個家庭參加了滾鐵環、踢毽子、跳繩、轉呼啦圈比賽。此前沒有報上名的許多大人小孩,都想馬上報名參加比賽,最后得知可以先報名參加下一場在金沙小區舉行的“云信奧運會”,不少家庭都爭先恐后的報名。72歲的林州福此次參加了永昌小區的比賽,但下一場他也報名繼續追“云信奧運會”。
最幸運獎
“發揮不好”卻幸運得獎
雖然對踢毽子不太在行,但最后小李賢一家卻幸運獲獎。
在裁判員吹完哨后,只見李賢身體搖晃的將小腿伸直向上,直直地將毽子往上踢。可是往往是踢完一個后,就不能繼續了。短短的一分鐘就在李賢的一下踢一下停中結束了,最后據裁判員記錄,李賢總共踢了18個。
兒子下場后,老爸上場了。雖說李先生的架勢看著比兒子專業,一會用腳內側踢,一會用膝蓋踢,可是同樣因為生疏,李先生最終也只是踢了30個不到。“唉,我們本來是想著滾鐵環的,可是沒抽到。”對于這樣的成績,李先生有些失望:“早知應該要把他姐叫來的,這下肯定得不到獎了。”
李先生最想玩的是滾鐵環,因為他小時候玩過滾鐵環,踢毽子對他們父子倆來說,都不擅長。不過沮喪歸沮喪,可有時候,幸運之神就是那么容易降臨。除了第一名很強大外,其他對手都比較弱,李賢一家就獲得了第二名。“沒想到我們還有獎拿,還是二等獎。”拿到獎的李先生高興地說道。(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 上一篇:英國女性鞋跟高度位居歐洲第一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