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助推中國鞋行業踏上轉型道路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當前,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如何幫助中國制鞋業走過冬天?與會專家給出的答案是,以信息化引領制鞋業。
“2011年,中國制鞋業在全球制鞋業的比重達到19.8%,略微超過美國的19.4%,但中國制鞋業以依靠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取勝,占領的僅是中低端市場。”論壇上,資深分析師胡小鵬分析到,中國已成為制鞋業大國,但是走向制鞋業強國依然路途遙遙。
中國制鞋業大而不強,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創新程度較低,重點優勢產業仍是低附加值的一般加工業。提高產品附加值,就要求制鞋業向“微笑曲線”的兩端發展,借研發和品牌“撫平”制鞋業的“硬傷”。
“制鞋業轉型升級,出路就是信息化。”工業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綜合處孫平調研員表示,制鞋業信息化可以大大縮短產品研發、設計的周期,并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
孫平說,以生產企業為例,人的雙腳、肥瘦多有不同,很多廠家生產的鞋子都是依照固定尺碼生產的,消費者很難買到一雙真正意義上合腳的鞋。然而,如果采用三維激光腳型掃描儀,對不同消費者足部特征和運動著力情況進行力學分析,通過3D技術采樣后,輸入計算機系統進行全方面分析,再根據分析結果設計鞋子,消費者就可以根據腳型定制皮鞋,大大提高鞋子的舒適性,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