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登山者無視中國登山相關法規釀成悲劇
【中國鞋網-登山新聞】四川登山資源豐富,山體數量和攀爬難度位列全國前茅,海拔五千米以上山峰有三十余座。
四川也是山難多發地,5年時間中多達數十起。今年以來,四川境內的山難連續發生,從6月到11月,已有11人在四川境內遇難或失蹤,其中包括3名美國人,2名俄羅斯人,4名匈牙利人,還有兩位中國的高山向導人員。
為何今年山難事件增多?為何國外登山者頻遇山難?四川省登山協會秘書長林黎、我國著名登山專家高敏就此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做出了分析。
四川山峰資源獨特、挑戰難度大,吸引登山者
四川山體數量多、攀爬技術難度大、地質結構復雜,這恰恰是吸引登山者的地方,對風險大的山峰,國外登山者的熱情比國內更高。每年都有數百名國外登山者到四川登山。據四川省登山協會的統計,今年入川登山的人數再創新高,與去年比較,同比增長人數在30%以上。登山者多,山難發生的系數就更大。
一些國外登山者無視中國相關法規釀成悲劇
今年10月28日俄羅斯的四位登山者遇險就是最典型例子。4名俄羅斯人申報的是露營,購買了門票就上山了。可是,這些俄羅斯登山者卻上到了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結果遭遇雪崩,兩人生還,兩人失蹤。根據四川登山協會的統計,僅今年七、八月,就有國外的9支隊伍、150人違規上山。景區管理部門的一位官員無奈地說,山門不是公園大門,上山太容易,管理難度很大。
國外登山者對當地山峰情況了解不多,盲目登山
專家介紹說,四川山峰氣象變化無常、地質結構復雜,遠遠超過人們預料。時晴時霧,時雨時雪,雪崩、冰崩、飛石、山體滑坡常常發生。今年6月,美國愛德加登山隊3名隊員在攀登海拔6600多米的愛德加峰時,在氣候異常惡劣時沖頂,遭遇雪崩而遇難。比較而言,珠峰氣象情況人們已是相當了解,而四川省境內許多山峰的氣象資料人們掌握得很少,因而山難風險極大。最近的一次山難,4位匈牙利登山者在四川甘孜境內失蹤,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因為對山體信息了解太少,他們沖頂的山峰官方至今沒有正式命名,更談不上其他方面的信息了。
如何讓山難少發生
采訪中,專家們向記者講述了減少山難發生的有關注意事項。
一、依法登山,走正路。林黎說,山難不可能不發生,如何能少發生一些山難,卻是可以做到的。出于安全原因,我國對登山者的行為有很明確的規定。根據《四川省登山管理辦法》、《外國人來華登山管理辦法》,登山者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在攀登海拔3500米以上的山峰時,必須向行政主管部門申報登山線路、計劃等方案,并且這些方案不允許變更。《辦法》中還明確規定,一切未經申報者均被視為違規登山。國內外登山者申報后,當地管理機構便能有效的跟蹤,當山難發生,可確保在第一時間進行援救,事發48個小時是生命救護的黃金時間。最近俄羅斯登山者遇險,事發一天多后才向中方報告。
二、科學登山。專家說,登山愛好者往往是個性很強,很有挑戰意識的人,他們新到一座山峰以后都會很興奮,往往容易忽視對當地的氣象、山體結構、技術難度的了解,這是非常需要注意的問題。另外,不論是國外還是國內的登山者,沒有經過足夠的專業訓練,一定不要逞強去冒險登山,盲目攀高峰風險很大。即使是專業選手,也要做好充分準備,在各方面都適合和條件成熟的前提下再決定攀登。狂熱喜愛要與理性準備結合才是對自己對別人負責的行為。
專家建議說,現在登山愛好者越來越多,上高峰的人數增加,山難事件也隨之多了起來,相關管理部門應當建立起專業的山難救助機構。目前在一些山峰資源發達、管理成熟的國家,匯集了各方面專業人士的救援機構已經很成熟,救助速度很快,值得借鑒學習。 (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