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超市為何在中國遭遇水土不服
【中國鞋網-滾動快訊】被譽為“將社會捐助與慈善事業結合的新型社會救助平臺”的慈善超市,在發達國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國內卻頻頻陷入生存困境。目前全國多地的慈善超市都出現了關門現象,一些仍在運營的也是慘淡經營。這種將慈善與商業結合的新型組織,為何會在中國遭遇“水土不服”?
關門的關門 冷清的冷清
位于濟南市建設路99號的慈善超市坐落在濟南市慈善總會旁邊的小院子里,400多平方米的面積,放眼望去,與普通超市無異,但因為人少,顯得冷冷清清。
仔細觀察,這里與普通超市還是有些不同,這里的商品都有3個價簽:愛心價、便民價、救助價。以康師傅甜咸酥夾心餅干為例,愛心價為3元,便民價2.8元,救助價2.68元。另外,這里還設有捐贈物品變現區,主要是衣物、鞋子等,價格比市場價低很多,運動鞋只要15元,男士長袖針織襯衫約30元。
店員介紹,普通市民消費一般按便民價結算,而愛心價中高于便民價的部分屬于消費者的捐款。當購物者表明愿意按愛心價結算的時候,店員在收款后會把多出來的錢放入收款臺旁邊的捐款箱。救助價需購物者持低保證才能享受。捐贈物品變現區的商品任何人都可以購買,所得的收入將用來進行二次救助。
下午5點左右,店里除了3名銷售人員,沒有一名顧客。采訪期間,只有一對老年夫婦帶著小孫女來到超市里,但他們轉了一圈就走了,沒有買任何東西。老太太說這是他們第一次來這里,平時一般去大超市買東西。
據了解,雖然經營有些困難,但這些仍在運行的慈善超市還算好的,因為自開展這項工作以來,濟南市一共有22家慈善超市關門,而最多時全市也僅有37家。
美好的初衷為何難以實現?
慈善超市起源于美國,在歐美等國家取得了非凡的成功。世界上最早的慈善超市——美國的百年老店好意慈善事業組織分支機構遍布全美,并在世界多個國家擁有會員,這個組織還曾進入美國15家頂級折扣零售商行列。
而在國內,像濟南各家慈善超市這樣遭遇困境的并非個案。根據媒體此前的報道,江西南昌一家慈善超市開業11天就停業;海南?谌ツ陝傉Q生的幾家慈善超市,由于社會捐贈不足,大部門時間都關門歇業;而河南漯河31家慈善超市在艱難維持兩年之后也最終全部關門。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造成這種反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整個社會的慈善環境發育仍不夠充分,市民直接捐贈物品少,通過購買“愛心價”商品實現捐贈的也很少。一些慈善超市變相成為“中轉站”“救助站”,只有在發放救濟物資時才開門,根本無法發揮日常救濟功能。慈善超市補充商品也主要是靠慈善總會撥款,經營難以為繼。
其次是捐助和需求不對應,“捐之不用、用之不捐”現象突出。濟南市慈善超市店員告訴記者,在市民為數不多的捐贈物品中,舊衣物占了相當比例,但普通市民購買衣物的非常少。
此外,慈善超市運營機制還不夠健全。據了解,在很多地方慈善超市由當地的慈善總會掛牌后即開始運營,但除了慈善總會,還有一些別的單位也涉及其中。有的是民政局主辦的,有的是總工會發起的。主辦單位不一樣,規章制度也就很難談得上統一,缺乏反饋和資源共享,也很難保證每家慈善超市都能滿足群眾需求。
慈善超市如何能實現“獨立行走”?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慈善超市在我國遭遇水土不服的根本原因是造血功能不足,過分依賴相關部門的撥款。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建議,一方面要動員社會組織,尤其是企業進行捐贈。企業可以把庫存余貨捐給慈善超市,政府也要給予相應的鼓勵措施,例如退稅政策,讓企業有長期堅持的動力。另一方面可以依靠社區,動員家庭。在社區中建立固定接受居民捐贈的機構,與慈善超市聯合到一起。
其次,要明確慈善超市的定位,將之與社會救濟站的功能區別開來。享受低保的人群去社會救濟站領取物質援助,慈善超市應把那些接近低保水平而沒有低保的困難居民當作主要目標群體。慈善超市的物品價格要定得比普通超市低,顯示出其福利性。
此外,慈善超市的一些經營機制也有待改善。據了解,相當部分的慈善超市在出售商品后不開發票,這種沒有“憑據”的行為讓人感到不放心。(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 上一篇:夜攤品牌鞋,海關查封的?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