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吆喝”折扣 鞋類標價“踏實”
【中國鞋網-國內動態】面對商家多種多樣的促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經學會擦亮雙眼。
去年5月6日,國家發改委聯合中消協發出通知,在全國推進明碼實價。之后,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也向所屬會員企業發出倡議,要求企業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明碼實價”的倡議。倡議提出一年來,企業對于明碼實價的執行力度如何?近日記者再次走訪本市各商業渠道發現,超市執行明碼實價比較到位,商場和賣場則仍存在“高標價、大讓利”的現象。
服裝 只標折扣不標價
服裝區的明碼實價執行并不順利。在服裝專柜,記者看到,除正價商品外,僅有極少部分貨架有統一價簽,標著整架商品價格相同,如198元、488元等。而大部分折扣商品均標著正價以及折扣(或者買減金額),如“兩件7折”、“滿100減50”等。至于商品的最終購買價格,需要消費者自己計算。
而去年,同樣是5月初,記者對本市8家百貨店進行的隨機調查中,原本在各家百貨商場中常見的“折”、“送”、“減”標志幾乎絕跡,取而代之的是各品牌商品幾乎清一色標著出售價。一年過去,“明碼實價”的執行也被打了折扣,售價更多地變為明確的折扣標識。
鞋類 明碼實價執行最好
相比一年前規定剛剛執行的時候,鞋類大概是堅持明碼實價規定最為徹底的一個品類了。津城各家百貨店里,鞋類商品雖然也都打出了“滿90減51”、“7折”等促銷字樣,不過,每個品牌的柜臺樣品都明確在貨架上標明了單柜的價格范圍,每雙樣品的鞋底也都按照折后計算出的價格進行了標注,售價多少一目了然。
“自從去年5月要求實行明碼標價之后,我們就一直非常注意貨品標價問題。”銷售人員解釋說,每家柜臺都有商場配發的價簽,只要促銷或者打折活動有變化,他們就會為樣品貼上新的價格。“我們交接班時會重新確認產品價格的標注和擺放位置。”銷售人員表示,“以防引起誤解。”
調查手記 商品類別不同 執行難度有別
明碼實價的標準,在執行中被經營者“隨機應變”地調整了。歸根到底,主要是由于各品類商品的特性不同。
據鞋類產品銷售人員介紹,從去年“五一”后就開始實行的明碼實價,他們一直堅持執行,每到商品調換或價格變動的時候,都會及時更換價簽。“我們更換起來比較方便,只要把樣品上的老價簽撕掉,貼上新的就行了,一次最多更換十幾款。”
而服飾類出產即帶有售價簽,“商場為我們專門配發了價簽,用于為促銷產品加注銷售價格。”服飾類產品銷售人員表示,“但是我們不可能將貨架上的每件衣服都改一遍,這樣實在是太浪費時間了。”因此,服飾廠商都找出了折中的辦法,在貨品擺放方面,服飾類產品對貨架進行了集中整理,促銷期內常見某一柜臺產品統一標有“8折”、“5折”等字樣。更貼心的柜臺,會將折后售價相同的商品統一擺放,并統一標示價格。
對于珠寶柜臺來說,件件商品明碼實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像我們的黃金飾品,每一件的克重都不一樣,而且會隨著金價的波動隨時修改價格,要一一更換價格簽是不可能的。”銷售人員說。而鉆石柜臺的銷售人員則表示,不可能明碼實價,因為每件飾品出廠都會有獨立標簽,上面不只標價格,還標有鉆石的克重信息,要隨價格更改根本不可能。“我們只能人手一臺計算器,為顧客現場計算了。”銷售員穆小姐說。(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