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吸引力下降 市場出現新信號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奢侈品專家預計,至少今年內中國奢侈品將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相對以往的樂觀展望,奢侈品品牌對于中國市場也表現得謹慎起來。
法國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LVMH)4月18日表示,旗下LV品牌一季度銷售收入增幅創下了兩位數的紀錄,在增長連續超過10%的長期走勢中寫下新的一筆。不過,LVMH集團透露,LV品牌在中國內地的銷售增長較為緩慢。與此同時,亞洲是LVMH服裝及皮制品部門一季度增長最慢的地區,該部門包括LV及賽琳(Celine)和芬迪(Fendi)品牌。
通常來講,亞洲是LV增長最快的地區,令更為成熟的市場望塵莫及。
無獨有偶,英國奢侈品公司博柏利(Burberry)財務總監Cartwright在4月17日召開的電話會議中表示,該集團在中國的銷售收入增速,由第3財季(2011年10月至12月)的同比增長30%放慢至下半財年的20%。
Prada發言人也在近日表示,奢侈品市場要保持過往的增速是困難的。
吸引力下降
對外經貿大學奢侈品研究中心主任周婷表示,通過去年的一系列調研,早在去年10月,其已預測到中國奢侈品市場今年的表現將是樂觀與謹慎并行的。
“去年我們對2005位資產超過千萬的富豪調查發現,1/3的人表示將減少奢侈品支出,另1/3的人表示不確定,只有1/3的人表示將增加奢侈品方面的支出。”周婷說,在與奢侈品品牌負責人及媒體的溝通中,他們也發現品牌對于市場廣告的投放更為謹慎,顯示對市場的不確定。
周婷認為,奢侈品市場的增幅放緩與國內經濟放緩有很大關系。“由于市場不景氣、證券市場低迷,一部分消費者手上的現金流正在減少,以往購買奢侈品的中產階級更加關注基本生活用品的投入,而另一部分則更愿意購買一些具有投資和收藏價值的奢侈品。”
另外,一些品牌的增速放緩與這些品牌過去在中國增長過快有關系。在提及中國市場減速時,博柏利財務總監Stacey Cartwright也認為主要由于過往該市場表現非常強勁。
“無論是LV,還是Burberry,這些品牌在過去增長太快了,太多人購買了這些品牌,使得它們對核心消費者的吸引力在下降。”周婷表示。
世界奢侈品協會中國首席執行長歐陽坤此前透露,“LV在北京、上海這些高端消費者集中的城市,門店銷售每年都下滑5%至10%。”
市場出現新信號
隨著定位更高、相對小眾的奢侈品牌及小眾品牌紛紛涌入中國市場,品牌之間競爭加劇。奢侈品國內外的差價也使得歐洲市場分流了部分中國消費者。
有媒體報道稱,中國人奢侈品消費從中國轉向歐洲之際恰逢春節期間。很多中國人春節期間到國外旅游,并搶購奢侈品。美國也在努力加快簽證過程,希望借此吸引更多的中國游客到美國消費購物。
Prada強調,中國消費者的重要性不僅是對于中國本土零售業,對發達國家門店也有正面影響。
不過,就目前來看,中國奢侈品市場還談不上悲觀,中國消費者對于奢侈品的需求仍在增長。一些品牌甚至增長還非常強勁。
據了解,近年在中國市場發力的迪奧和寶緹嘉(Bottega Veneta)目前的增長勢頭都非常明顯。“寶緹嘉去年全球銷售額的增長是40%,而在中國的銷售額增幅則超過了50%”。周婷表示,過去因為聲勢不大而失去了一些市場的迪奧近期加大了在中國市場的投放,并取得很好的反響,“今年他們產品的漲價幅度達到了20%-30%,而奢侈品品牌通常每年的漲價幅度在5%至15%之間。”
另外,一些奢侈品牌已經開始從中國的一線城市轉向二、三線城市繼續尋求增長。據了解,自2007年起,LV在中國的開店速度明顯加快,其新增店面大多分布于二、三線城市。(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