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股論資:上市鞋企2011年市場答卷
【-】對于已經上市或即將上市的來說,每年的3月都有點不同尋常。“招工難”、“庫存門”、銀根緊縮、天氣反常、原材料、人力及店租飆漲……2011年中國鞋業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那么上市鞋企又交出怎樣的答卷呢?






年報分析
百麗、達芙妮穩中有升
高富金融集團研究部高級分析員黃文杰表示,國家未來將平衡內需,零售股板塊有望受惠國家政策支持。百麗及達芙妮作為零售股,技術形態不錯,料升浪未完。
百麗
2011年運動服飾營收不及鞋類產品,同比略有下降
2011年百麗營收289.45億元,其中來自體育用品的貢獻僅為104.12億元。運動服飾業務的收入在集團的占比由38.2%降至36%,毛利率為36.6%,同比僅增0.7個百分點,遠低于鞋類產品的毛利率。
百麗年報分析稱,運動服飾業務僅僅涉及分銷零售環節,而鞋類業務則是全價值鏈模式,因此,前者在盈利能力上,包括毛利率和經營利潤率明顯低于鞋類業務。百麗方面坦言,今后的運動服業務將面臨百貨渠道調整、國際運動品牌競爭激烈、本土運動品牌存貨過剩等諸多挑戰。
2012年8.8億收購BigStep 加速運動服飾渠道擴展
百麗年報稱,將出資8.8億元,收購一家名為Big Step Limited公司的全部股權,欲借助后者加大在國內運動休閑市場的開拓力度。Big Step是國內一家運動品牌經銷企業,該公司在多個省市的部分城市銷售及經銷Nike和Adidas產品,并擁有600家自營門店。
事實上,并購Big Step是百麗擴大國內市場渠道思路的延續。據了解,2011年11月,百麗國際曾以11億元收購了華南地區最大的運動品牌代理企業深圳領跑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從而大幅提升了百麗在體育用品分銷行業的地位和競爭力。百麗預估,此次收購Big Step之后,Big Step的終端門店每年的銷售額將達到20億元。
進軍中低端女鞋市場
百麗在穩固中高端女鞋市場的同時,還將觸角伸向中低端女鞋市場。據了解,百麗于2月底推出了旗下首個中低端“15MINS”,主攻月收入3000元左右的內地工薪族。百麗管理層日前更透露,將在今年開設100家中低端女鞋店鋪,這意味著百麗終于放下身段,進軍中低端女鞋市場。
達芙妮
2011年品牌重塑初見成效 直營店擴張提速
年報顯示,達芙妮于2011年第四季度開始推行品牌重塑計劃,包括更換品牌標志、采用全新的店鋪設計。年報稱,重塑計劃“致使店鋪人流及銷售額均有所提升”。
此外,加大直營店的擴張速度,減緩加盟店增長的速度。數據顯示,目前達芙妮集團核心品牌達芙妮和鞋柜共擁有4547家直營店,較上年同期的3918間增加629家,增幅達到16.05%;而加盟店方面,達芙妮核心品牌共擁有1055家,較上年同期的984家新增71家,增幅僅為7.21%。
由于達芙妮及鞋柜品牌在2011年的銷售業績表現良好,這兩個品牌將繼續成為公司今年重點發展和關注的業務。達芙妮預計今年將新增達芙妮及鞋柜品牌零售店700家,且新增的零售店全部為直營店。
2012年大力拓展中高端市場
達芙妮集團表示,2012年將在鞏固目前優勢業務的基礎上尋求“多元化”發展,大力拓展旗下中高端品牌業務。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達芙妮及鞋柜產品平均售價在300元以內,屬于中低端品牌。達芙妮希望通過拓展旗下中高端品牌業務,迎合更多的中國中產階級消費者。伴隨著百麗進軍中低端市場,兩大巨頭之間的全面交鋒正式打響。
星期六
2011年業績低于預期
星期六年報顯示,2011年營收、毛利、凈利潤同比增長17.9%、3.2%、-0.9%。應收賬款同比增長53.76%,存貨凈額增長39.43%到7.99億元,其中一年期以內占比42.51%、一至兩年期占比27.45%。基本每股收益0.27元,低于預期。
年報分析稱,為保證毛利率水平,2011年度進行成本轉嫁,上調產品售價。受提價以及2011年Q4極端天氣的影響,外加新拓展渠道主要位于三四線城市,新開店鋪銷售業績不達預期。
2012年外延拓展放緩,回歸店鋪調整、單店業績提升
2012年星期六將進一步加大渠道調整力度,提升單店效益,預計開店速度將有所放緩,并更多地加強網銷和分銷店的拓展力度以控制銷售費用,期待店效提升帶動公司的業績增長。西南證券預計星期六2012-2013年EPS為0.32和0.38,給予“增持”的投資評級。
五大運動品牌凈利齊下跌,體育用品業進入調整期
李寧2011年營收、毛利、凈利分別下降5.8%、8.2%、65.2%。安踏、361°、特步、匹克年報也顯示,在凈利潤增速方面也出現一定程度下滑。相關分析認為,近幾年國內體育用品的市場規模已經從年增長20%下降到2011年的13%左右,估計2012年增長速度將進一步放緩到5%—8%左右。
運動品牌渠道擴張步伐放緩
2011年門店擴張明顯放緩,除361度外,李寧、安踏、特步、匹克都大幅度降低新增門店數量。安踏雖然曾高調宣布自己將進入“萬店時代”,但其實早在去年10月份就將原定的8200家的目標調低為7800至8000家。
以本土品牌的市場格局來看,多分布在二三線市場,但由于國際品牌的擠壓,二三線市場其實已經處于飽和狀態,未來渠道擴張的重點在于包括一些縣城在內的四線市場,但整個市場的門店盈利能力目前還是未知數,有待市場考驗,體育產業獨立評論人馬崗表示。
去庫存成年度主題
2011年以來,在國內體育運動品行業增速放緩的同時,庫存過剩等問題也成為行業發展的瓶頸。李寧年報顯示,2011年存貨11.33億元,同比增長40.64%。其他運動品牌2011年的存貨額也大幅度上升。
匹克年報顯示,匹克2011年從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由2010年的11.66億元驟降至約3.1億元,主要由于公司庫存增加及應收賬款增加所致。匹克CEO許志華表示,現時零售終端庫存約1個月,分銷商庫存為5個月至6個月,整體約達6個月,并稱:“2012年主要是消化庫存的一年,集團今年會致力消化庫存,料可于年內解決庫存問題。”
特步總裁丁水波也表示,庫存增加是行業去年以來的一個普遍問題,而對于特步來講,“只需一年時間,我們就可以完成庫存的全面整頓與清理,回到正常軌道”。
倫敦奧運會或成轉型契機
2012年是四年一度的奧運年,本土運動品牌自然難以再現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的盛況,但對于深受高庫存、資金周轉難問題的本土運動品牌來說,奧運會的來臨,運動熱潮的回歸,或將成為轉型升級的大好契機。
備戰倫敦奧運,已是目前各大運動品牌企業眼前最重要的工作。李寧公司高層表示,2012年最核心的工作就是李寧的奧運戰略。據悉,李寧已經順利搶下中國奧運代表團中體操、跳水、乒乓球、射擊、羽毛球等五支夢幻之隊的贊助權。安踏砸下4年6億元的天價贊助,作為中國奧委會2009—2012年的戰略合作伙伴。361°則聯手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圍繞2012年倫敦奧運會特別打造361°《倫敦行動》系列推廣節目……
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熊曉坤表示,受益于倫敦奧運的推動因素影響,2012年國內體育用品品牌銷售或將出現上漲趨勢,而不少體育品牌或借助這一利好因素,積極完成轉型過程。(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 上一篇:歐美股市反彈 消息面相對平靜
- 下一篇:利空纏身股價暴漲 貴人鳥警示三大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