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鞋服企業利潤縮水轉型迫在眉睫
【-國內動態】慈城鎮十余年從事塑料制品歐美出口的陳女士,最近徘徊在轉行與不轉行之間。“這個月我們工廠只接了兩單,而且利潤低得可憐,說句玩笑話,還不如淘寶上賣賣衣服來得利潤高。”這樣的日子她已經撐了快半年。
歐債危機影響之下,寧波不少外貿企業都面臨著這樣的難題。外貿企業的“生存危機”話題也被不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帶到了寧波“兩會”上。民進寧波市委會向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提交了一份《歐美債務危機背景下發展寧波進出口貿易的建議》集體提案,建議政府完善政策,引導企業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同時,寧波市外經貿局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面對這次“寒冰期”,寧波外貿企業要早做準備,提前設立海外營銷機構。
現狀:貿易方式單一,外貿企業陷入生存危機
民進市委會專職副主任趙夏娟說,為了寫好這份集體提案,他們調查了不少外貿企業,發現外貿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對外貿易方式單一、出口產品競爭力低的問題。
王先生的企業主要生產液晶電視支架,多年來就靠“傍”著一個美國大客戶。然而,去年年底開始,他的日子就不好過了。“按照往年的情況,這個美國客戶會下500萬美元左右的訂單,但去年年底他突然說不合作了。從其他渠道我才知道,原來這位美國客戶破產了。”王先生無奈地說,“丟了這個大客戶,企業連正常運轉都困難。”
外貿形勢不景氣也使某些得益于出口市場補貼的企業舉步維艱。楊先生的企業主要生產太陽能板,其產品主要銷往歐洲。由于歐債危機的影響,歐洲各政府對太陽能補助急劇萎縮,導致歐洲太陽能市場需求減少。“目前太陽能板出口銳減,利潤下滑,企業能不能養活工人都是一個問題。”楊先生憂心忡忡地說。
數字:歐美市場低迷 外貿出口持續走低
作為典型的經濟外向型城市,撲朔迷離的歐美債務危機對寧波外貿經濟產生的影響不容忽視,外貿生產企業利潤大幅縮水、亟待轉型已是不爭的事實。
在寧波市外經貿局的官網上“統計數據”一欄,記者發現,今年外貿出口繼去年下半年以后持續走低。今年1-2月,寧波外貿增幅依舊后勁不足,增長幅度延續去年的下行趨勢。與全國、全省相比,差距在逐漸加大。數據顯示,1-2月份,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增幅分別低于全國7.9、5.7和11.0個百分點,分別低于全省4.0、1.3和8.6個百分點。
今年2月份,服裝、鞋、箱包出口降幅均在30%以上,影響2月出口增幅5.8個百分點;受歐債危機影響,1-2月,對歐盟的出口降幅較大,同比下降了6.3%,其中2月份同比下降23.3%。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就目前情況來講,今年的外貿形勢較去年困難會有所增大。特別是面向歐美市場的企業,歐債危機、人民幣升值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來自歐洲和美國的訂單減少。此外,人民幣匯率波幅由5‰擴大到1%,這個變動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到寧波外貿企業對歐美市場的貿易出口。
對策:設立更多海外營銷機構,效果不錯
在這種外部市場需求不足的情況下,不少外貿紛紛尋找應對措施,減少企業虧損。據環球資源銷售主管陳左令介紹,一些外貿企業在國際市場需求不旺的情況下紛紛轉向國內市場,以擴大內銷份額來抵消外銷不足的壓力。此外,企業內部開源節流和開拓南美洲、非洲等新興市場也是部分企業的一項重要舉措。
民進市委會在提案中建議:“在歐債危機的背景下,外貿企業可以抓住某些原材料國外市場價格比國內市場低的機遇,利用差價賺取更大的利潤;同時,外貿企業要注重產業升級,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趙夏娟認為,在應對歐債危機方面,外貿企業去境外設立海外營銷機構也是一個可行的辦法,這樣可以及時了解國外的市場需求。如果轉移企業至中西部的話,趙夏娟建議“抱團轉移”,這樣企業的生產環境會優化些。
寧波市外經貿局一位官員說,“目前,寧波企業已在海外設立1000多個營銷機構,并嘗到了"甜頭"。”(-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