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公益蔓延 路邊繡花鞋婆婆觸動網友
【-滾動快訊】春風里,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婆婆,戴著老花鏡,坐在街邊花臺上,一針一線的納著鞋底……如今,很多過往市民只要看到她,就能一眼認出這是微博上最紅的“繡花鞋婆婆”。最近,一位網友無意經過看到賣繡花鞋的老婆婆之后,隨手拍下。本報官方微博15日發出之后,立刻引發全城關注。據不完全統計,截至昨日,該微博累計轉發量已達2萬多次。微博時代的公益就在舉手之間,點點滴滴也能匯成愛的河流。
路邊賣鞋身影觸動網友
這位賣鞋的婆婆最早出現在微博上,源于網友“lovems 1990”拍下的一張照片。昨日,“lovems 1990”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叫唐遠林,今年讀大三。“我最早是本月15日路過南坪上海城時看到這個婆婆的。”唐遠林說,當時看到婆婆白發蒼蒼,戴著老花鏡,還在路邊做繡花鞋來賣,但是來買鞋的人卻很少,很心酸。所以他拍下婆婆的照片,希望大家能來買婆婆做的繡花鞋。
“我注意到,隨后幾天里,我發的這條微博被重慶商報轉發。”唐遠林說,他后來去看望這位姓江的婆婆,發現找婆婆買鞋的人絡繹不絕。“沒想到自己的一個簡單‘隨手拍’,網友一個簡單的轉發,能幫到一個人,很開心。”
“這樣的婆婆令人尊敬!”“我們都去買鞋,幫幫婆婆!”“可敬的老人,如果路過一定去買一雙!”微博上,這樣的評論隨處可見。而更多的網友則表示,一次愛心的轉發,就是在用實際行動幫助老人。幫助轉發微博的網友“zt皮皮蝦”告訴記者,現在幫助別人,并不是說一定要自己捐出多少錢,一定要實際付出什么,她只是在電腦前動了一下指尖,讓更多的人關注到需要幫助的人。
昨日,在記者實地采訪時,有不少人來買江婆婆的繡花鞋,“我們也是在微博中看到的。”一位來選鞋的市民告訴記者,她叫陳華,家住南坪,是在微博中看到江婆婆,路過的時候就特別留意。“其實我家沒小孩,只是想買一雙,幫助一下老年人。”陳華說,大家看了微博之后,都在轉播,也在呼吁都來買婆婆的布鞋,讓婆婆早點賣完回家。
常找過路人幫忙穿針
昨日,記者在南坪上海城附近找到正在做鞋的江婆婆。江婆婆告訴記者,她叫江素芬,今年81歲,老家在長壽葛蘭鎮,有6個子女。4年前,江婆婆從農村老家搬來,與小女兒一家同住在南坪后堡瑪瑙花園。“剛到南坪時,我發現有人在做繡花鞋賣”,江婆婆說,她也買來針線、工具,走上街頭做起了手工活。她每天早上9點就到南坪上海城附近賣鞋,下午5點回家,來回都靠步行,每天都要花2個小時左右。
江婆婆帶來的工具很齊全:一大一小兩把剪刀,一個小小的針線包,一黑一白兩色線軸,若干碎布。一旁花臺上,整齊地擺放著5雙已完工的繡花鞋。“我眼神不好,還經常找過路人幫忙穿針。”江婆婆一邊把頂針套在中指上,一邊笑著請記者幫忙。她拿出事先剪好的鞋底布,把針在發梢蹭了蹭,開始納鞋底。“你看,我這個鞋底結實得很呢!”半個多小時后,江婆婆手中的鞋底已經納好,針腳細細密密,整齊排列,摸起來相當厚實。江婆婆說,一雙娃娃鞋要納上五六層,大人鞋則要十多層。
老外也來買鞋
“婆婆,你這雙娃娃鞋多少錢?”江婆婆的繡花鞋引起了一位市民的注意。“一雙35元,大人的要60元。”江婆婆一說價,這位市民立即掏錢將一雙粉紅色的娃娃鞋買走,還不停地夸贊江婆婆的手藝好。到了中午時分,江婆婆帶來的3雙娃娃鞋全被人買走。
“江婆婆很出名!還有外國人來買鞋。”在江婆婆旁邊賣饅頭的阿姨說,有一次幾個老外搶著買江婆婆的鞋,一下就買了三四雙,老外都覺得婆婆的鞋做得很漂亮,還熱情的和婆婆合了影。附近指揮交通的交通協管員陳女士也說,“江婆婆在街邊做鞋,成了一道風景,手工品也很受歡迎,有些人買回去并不是為了穿,而是當成一個手工藝品,擺放在房中觀賞。”
江婆婆說,最近幾天買她鞋子的人逐漸多起來。“我兩三天才做出來一雙,他們買得太多,我都做不贏了。”江婆婆撅起嘴,口氣中帶著些倔強和可愛。她說,以前有時候一天一雙鞋也賣不出去,現在“運氣”好起來,多的時候一天要賣6雙出去。
觀點
微公益:勿以善小而不為
鄭州某企業的董事長梁春華是一名微公益熱衷者,去年他的微博被評為河南最佳公益微博。在梁春華的微博里,經常都在轉發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和事。昨日下午,梁春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今在微博中像幫助“繡花鞋婆婆”的事情每天都有,微公益已經成為大家的一種生活方式。對微博網友而言,他們只做了一些再簡單不過的事,而對于那些需要的幫助的人來說,或許就是生活從此改變。
“微公益的魅力就在于,簡單而充滿意義。”在梁春華看來,微公益,其實很簡單,就是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他說,哪怕轉發評論一條求助信息的微博,或是在下班途中,買一把路邊擺攤老者的白菜,給擦肩而過的路人一個微笑,為困惑的人說一句提醒的話等等。梁春華說,微公益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這些民間的力量,草根的力量,匯集在一起就能幫成大事。每人都獻出一點愛心,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去幫助別人,傳遞愛與善。哪怕是微小的愛心善舉,也能夠體現人間真情,長久溫暖人心。
他們也在做微公益
教人寫簡歷(微博ID:簡歷義工)
這位在微博中自稱“簡歷義工”的微公益參與者,顯得獨樹一幟。他發起的微公益活動,是幫助大學畢業生制作簡歷。他給自己的簡介是“信仰利他主義,以傳播‘愛與善’為終身追求。微公益@HR教你找工作發起人”。2010年10月,“簡歷義工”注冊了微博賬號,本來只是零碎地幫助一些同學,后來發現自己的舉手之勞卻給予他人莫大的幫助。“簡歷義工”一般在晚上業余時間進行微公益工作。他會指出以花哨排版吸引眼球的做法是主次顛倒,簡歷的焦點仍是內容;切忌寫密密麻麻的個人編年史,要像廣告詞般簡潔;行與行之間的空隙要寬而得當、利用粗體與標點吸引HR視線等。
尋子微公益(微博ID:志愿者彭高峰)
彭高峰2008年在深圳期間兒子被拐賣,歷經三年通過網絡等途徑找到兒子。2011年,本報記者也報道了彭高峰微博尋子成功事件。在尋子的過程中,彭高峰認識了很多和自己一樣的尋子家長,感同身受的他們在一起組建了尋子聯盟。彭高峰說在尋子的路上得到了太多好心人的幫助,覺得自己也要做一個感恩的人。而微博幫他找到了兒子,于是積極參與這個尋子微公益。他利用微博這個平臺,到他們聯盟的網站——“寶貝回家”搜尋丟失孩子的信息,然后轉發到微博。在彭高峰的微博里有很大部分都是尋找孩子的信息。(-最專業最權威的鞋業資訊中心)
- 上一篇:中國鞋網為您呈現2012運動品牌大全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