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2012年品牌渠道擴張步伐或放緩

【-品牌動態】體育(01968,HK)日前公布的2011年業績顯示,公司2011年營業額同比出現增長,但凈利潤同比下滑5.4%。安踏(02020,HK)和李寧(02331,HK)此前發布的相關公告也顯示,在凈利潤增速方面也出現一定程度下滑。
“對于匹克來說,2012年是一個調整之年。”匹克公關總監劉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事實上,在去年匹克已經開始進行了相關調整,包括渠道、訂貨政策、開店策略和營銷策略。
對于本土運動品牌遭遇的困境,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此前均表示了悲觀預期,原因就在于在原材料、店租以及人力等成本上升的情況下,本土品牌單店的盈利能力還未能及時提高,從而削弱了整體的利潤。
本土運動品牌業績報憂
日前,匹克體育在港發布2011年業績數據顯示,2011年全年,匹克營業額為46.5億元,較2010年增長9.4%,凈利潤為7.8億元,較2010年下降5.4%。
匹克在其年報中稱,年內營業額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市場對本集團產品的需求增加,以及集團不斷擴充中國的分銷網絡。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匹克分銷商數目由2010年底的45個增至50個,零售網點數目從2010年年底的7224家增至7806家,凈增加582家。
利潤率方面,匹克去年的凈利潤率由2010年的19.4%下降至2011年的16.7%。匹克對此稱,凈利潤率的下滑主要因為廣告、推廣和研發費用的增加等。
在盈利方面,此前公布年報的多家運動品牌表現均不理想。
安踏于此前發布的2011年年報顯示,公司去年實現凈利17.3億元,同比增長11.5%,但凈利增速則比2010年(24%)下降逾10個百分點;同期,安踏營業額增長20.2%,增速相比2010年度下降近6個百分點。
李寧發布的2011年業績快報也稱,受到訂單增長乏力和回收部分經銷商庫存影響,集團2011年收入預計較2010年下降6%~7%,而凈利潤也將較2010年的11.7%下降7~8個百分點。
渠道擴張步伐放緩
縱觀整個2011年,運動品牌行業內幾乎充斥著各種利空消息,包括李寧關店風波,以及個別品牌訂單增長未達預期等。
曾有業內人士把中國本土運動品牌前幾年的成長稱為“野蠻生長”,在這段時間,門店數量的增加幾乎成了眾多廠商增加銷售額或者利潤的“法寶”,但縱觀前述3家品牌2011年的數據,不難發現,門店增速開始放緩,對業績的貢獻也開始乏力。
數據顯示,2011年匹克門店凈增加582家,但其實公司去年上半年就已經增加了590家,這其實意味著匹克在去年下半年已經開始有意縮減了門店規模。
安踏亦是如此,雖然曾高調宣布自己將進入“萬店時代”,但其實早在去年10月份就將原定了安踏店8200家的目標調低為7800至8000家。
“對于匹克來說,今年是一個調整之年”,匹克公關總監劉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具體說來,渠道上,代理商不再是過去那種批發商的角色,開始從批發型企業向零售型企業轉型。而在開店策略上,匹克將通過分銷商及零售網點運營商開設面積更大的零售網點及關閉更多面積較小、效率較低的零售網點。
體育產業獨立評論人馬崗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認為,以本土品牌的市場格局來看,多分布在二三線市場,但由于國際品牌的擠壓,二三線市場其實已經處于飽和狀態,未來渠道擴張的重點在于包括一些縣城在內的四線市場,但整個市場的門店盈利能力目前還是未知數,有待市場考驗。(-最專業最權威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