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兒童用品行業或將迎來大賣場時代
【-行業新聞】盡管今年內地鼓勵消費,惟在環球經濟呈現衰退下,內地難免受到拖累。零售業雖受惠內需帶動,但可能只帶旺部分層面,在收縮開支之時,必需消費品為主的大賣場超市,其剛性需求或會發揮作用。
超市大賣場受歡迎
來自券商瑞信較早前的一份報告:內地零售消費放緩,消費者信心,鐘表銷售及百貨公司銷售增長都有所啟示。內地消費者信心指數在去年中見頂后迅速回落。從6月的108.1急跌至100.5,與金融海嘯時水平相若;鐘表銷售則在4月至5月見頂,9月后開始下跌;百貨公司的銷售增長在10月及11月減慢。
不過,在內地消費增長放緩之際,必需品消費表現將跑贏非必需品。隨著經濟轉差,居民會偏向減低非必要消費,保留更多金錢度「寒冬」。因此,大眾化的超市大賣場,或能受惠于居民的消費模式改變。
近幾年,終端兒童用品大賣場不斷出現,1000多平米以上的兒童大賣場在全國有近百家,并且出現了如海螺灣等單店面積上萬平方的超級大賣場。這些大賣場,無論從品牌打造、營銷創新到科學管理等都均按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運營,有的并以品牌連鎖的態勢迅速擴張。這種勢頭正隨著行業的發展在不斷上升。那么,是什么催生了商家的這種大賣場情結呢?
一、市場升級的推動。
我們上面提到,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大型新興賣場迅速崛起,商家借助市場升級的機會對自身進行提高,通過擴大規模來展現自己的實力,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
二、兒童品牌意識強大。
隨著品牌的力量逐漸深入人心,品牌對終端展示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的空間越來越大,而且占有一定的主動性。我們看到,我們兒童用品,舉例童裝店來說,以往做個專賣店可能一兩百平方就可以的展示,現在可能需要四五百平方,有的甚至需要上千平方。商家為了配合品牌企業的要求,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有時候需要通過擴大規模來實現。擴大規模就是對品牌形象的提升。
三、消費者消費模式的改變。
兒童用品賣場向'大'發展,不僅僅只是一個場館面積與產品豐富度的鋪張,而是在打造情景體驗,服務體驗式消費模式。終端兒童賣場向'大'發展,也是一種順應時代和潮流的需要。
童品商家盯準大賣場經濟
所以也意味著兒童用品商家盯準超市大賣場,或者2012年在中國部分區域將迎來超市大賣場井噴的銷售狀況,會偏于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賣場多童品系列(超市散貨型),另一種是單品童品購物中心(賣場專賣型)。
不得不說大潤發、沃爾瑪、家樂福等一批超級賣場,以市場跑量的兒童用品商家,2012年的銷售策略會與之上大賣場直接傾斜。大潤發是臺灣潤泰集團1997年創立的超市品牌。截至目前,大潤發在大陸已設有100多家門店,年實現銷售額300多億元,是中國連鎖百強榜排名十強,在外資連鎖零售企業中排名第二,僅次于家樂福。而人流量是這些超級大賣場顯性優勢,定位于超級品牌的童品,是追求大賣場以“性價比高”為首要采購的群體所熱衷。
大潤發之類雖然只是一個大型的超級市場,而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單品購物中心卻為市民帶來了更多的消費選擇,豐富了市民的消費體驗,也將為當地中高檔商場的建立提供了天然的溫床。
這就是一站式購物中心,不可或缺的是休閑娛樂功能,麥德龍+泉州國貿商城,不但有KK金、零距離健身俱樂部、木馬兒童樂園、錦安百貨等全力進駐,體現了游玩+采購的一站式購物細節,這就是超級大賣場與百貨攜手開店的優勢。
終端兒童用品大賣場時代的來臨
無論是市場,還是終端店面,這種大賣場的趨勢已經漸漸清晰。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趨勢將會對兒童用品行業的發展格局產生一定的影響。大賣場的崛起對行業的產業升級是一劑助推劑,加速了行業的洗牌和品牌化的進程,但是,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切莫盲目的求大,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