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休閑鞋底》福建地方標準出臺
【-行業新聞】日前,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批準了30項福建省地方標準。在此次批準的地方標準當中,由福建省鞋類產品質量監督檢查中心和泉州市標準化研究所聯合主導制定的《旅游底》赫然在列,并將于2012年3月15日正式實施。業界人士認為,此標準的出臺將進一步規范鞋底生產,對于行業整體提升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艱難出爐的標準
事實上,早在七年前,行業當中就已經開始呼吁出臺旅游休閑鞋底標準,但是當時由于各種條件、檢測能力的限制,所以計劃擱淺。
“作為鞋服生產加工大省,我省現有各種鞋底生產企業幾百家、每年生產鞋底近10億雙,卻長期以來缺少統一的產品標準。一雙鞋的功能有很大部分取決于鞋底,如果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無論是企業或者是監管部門都很難衡量生產出來的鞋底質量究竟如何。這不僅是企業的需求,也是行業的共同需求。”全程負責標準制定工作的福建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尤永誼告訴記者。
鞋底生產的行業格局和出現的問題,并不是這一兩年才出現的,因此早在2005年就有制訂標準的提議,但最終卻一拖再拖。“最大的阻力,還是對標準的基本要求。一些主要的企業都力主高標準、嚴要求,但作為政府職能部門,肯定要考慮到大多數企業的生產能力等實際情況。”起草小組一名成員告訴記者,鞋底生產不比食品安全,而且之前只有對整鞋的檢驗標準,專門針對鞋底制訂標準,只有推薦性的地方行業標準。在這種情況之下,企業和政府職能部門的博弈就持續不斷,但很難出現壓倒性的一方:一方面是需要主要企業的參與,很多技術性的要求才能得到印證,否則這部標準的現實意義就很小;另一方面是政府職能部門的認可,只有具備了合法性和權威性,才能在行業中推廣開來。雙方取得一致意見是在去年年底,然后制訂工作就一路綠燈了。
鞋底生產標準更明確
據悉,目前旅游鞋底多種多樣,按材料分有RB底、TPR底、EVA底、PU底、組合底等,按用途或功能分有底、休閑鞋底、籃球鞋底、保健鞋底等。但現有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只有《橡膠鞋底》和《聚氯乙烯塑料鞋底》兩個標準,《旅游休閑鞋底》地方標準的出臺將填補鞋底標準的空白,使企業在生產、質量控制、貿易等方面有標準可以依照,直接提升產品質量水平的同時控制質量糾紛和經濟損失,保障的利益。同時,該標準還將從生產、質量控制、銷售等方面規范企業,防止生產企業和需求方易盲目提高某些技術性能指標,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據悉,此次參與起草《旅游休閑鞋底》的單位,除了福建省鞋類產品質量監督檢查中心和泉州市標準化研究所等部門外,還包括泰亞鞋業、、特步、茂泰鞋材等本土龍頭企業。新標準由于有眾多企業的參與,在各方面條款上更貼近企業實際需求。
“這部標準在耐黃變、防滑、耐折、黏合強度等性能項目及其指標的確定等方面,做出了明確的規范,同時針對不同鞋材在硬度、密度、濕熱老化、磨耗量等指標也給出參考數據。對于鞋底生產來說,這些項目指標就相當于骨架,外面的皮肉則是各家企業可以自行發揮和點綴的。”泰亞鞋業股份有限公司相關技術人員分析,以往鞋底的質量,都是由整鞋生產企業和鞋底生產企業商量制訂的,對于鞋底沒有標準可以檢驗是否合格,往往是在整鞋抽檢中被發現不合格項目之后,才找到鞋底的原因;而鞋底本身在被制作成整鞋的前后,性能的差別又很大。因此這部標準的制訂,除了官方機構之外,鞋底生產企業的參與是必需的,同時還要有整鞋生產企業的參與。這樣綜合起來,就相當于一部最基礎的寶典。
“的客戶群很廣,產品往往遠銷國內外。每家企業又有各自的要求,同一種款式的鞋底,很經常發生今天這個客戶要求我們用這種材料,明天那個客戶要求我們用另一種。”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思博說,沒有自己的標準讓他們很被動。
丁思博表示,有了自己的標準后,就有了統一的指標要求,鞋底生產就有了明確的方向。(-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