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育品牌應該向林書豪學習什么?

【-行業新聞】籃球明星林書豪(Jeremy Lin)已經向全世界展示,一旦有機會,他能實現怎樣的壯舉。中國應該向他學習學習。
以中國旗艦李寧為例。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該公司董事長李寧空中橫越鳥巢體育場,點燃了奧運主火炬。當時全球共有10億多電視觀眾觀看了奧運會開幕式,營銷潛力遠超在美國“超級碗”(Super Bowl)橄欖球賽上打廣告。
但卻沒有把握住這一機遇。2011年上半年,李寧公司的利潤較2008年同期相比出現下滑。國際市場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不到2%。中國國內的業務也不景氣。由于預測銷量將有大幅增長,李寧公司在零售渠道大量鋪貨,結果導致庫存過量積壓,而直到現在庫存才開始消化。
李寧公司用打折的辦法消化過量庫存,這樣做更是雪上加霜。降價使得李寧品牌更加難以與(Nike)和(Adidas)等知名全球競爭對手比肩,更加難以顯示出比安踏(Anta)等國內勁敵更高的品牌地位。盡管2011年中國運動用品銷售額增長了13%,2011年上半年李寧公司的收入卻下滑了4.8%,利潤更是大幅減少50%。
在投資者紛紛準備放棄之時,私募股權巨頭美國德太集團(TPG)站出來試圖扭轉李寧公司的頹勢。今年1月,德太集團買進價值6.90億港元(合8,000萬美元)的李寧公司可轉換債券和價值3.50億港元的股票,在該公司持有約12%的股權。
市場熱切希望德太集團在李寧公司的投資能夠像在制鞋公司(Daphne)的投資一樣成功。2009年,德太集團投資了香港上市公司達芙妮。目前達芙妮的股價較德太集團投資前上漲了約四倍。這也是李寧公司2012年以來股價上漲46%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恒生指數同期的漲幅為15%。
不過,里昂證券 (CLSA)中國消費行業專家魏曉坡說,體育用品行業的激烈競爭意味著,使李寧扭虧為盈不會像在達芙妮的成功那么簡單。
德太集團在達芙妮遇到的挑戰是將該公司的業務合理化。而對李寧公司來說,主要的問題是激烈的競爭,而要在競爭中勝出難度更大。
林書豪在不到兩周的時間里就扭轉了紐約尼克斯隊(New York Knicks)的頹勢。投資者可能發現李寧公司問題的解決需要更長的時間。(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