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基層談鞋服工業園建設新報告
【-行業新聞】2月7日,記者走進廣安區前鋒工業集中區,雖然天空飄著綿綿細雨,但園區內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車間內機聲隆隆,馬力強勁,工人們加班加點,生產紅紅火火;一個個在建重大項目加緊建設,園區基礎設施有序施工。
“春節期間,全市共有75家企業加班,廣安區就占了19家。”廣安區委常委陳華介紹,春節過后,前鋒工業集中區企業紛紛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以確保一季度“開門紅”。“作為許多知名品牌的首選供應商,來自多家企業的訂單源源不斷,都快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了。”楊浩宇的話語看似“抱怨”,實則顯露著自豪。
廣安吉豐鞋服公司在招商引資時,從重慶引進過來的。去年7月份才投產,到年底就收獲了3000多萬元的效益。今年公司的目標是多少?楊總笑著對記者伸出了兩個手指:年產值2.5億元。不止是吉中汽飾有這樣的底氣和信心,記者采訪的多個企業老總均表示,目前,產品根本不愁銷路,企業正開足馬力全力生產。同時,還有部分企業正在進行技術升級,擴能增效,以實現更大的效益。
“今年,公司要對生產線進行技術升級,擴能增效;新建一個高檔工業品研發、深加工基地,提高產品附加值;同時,實現產品的出口貿易。”談起今年公司的“三步棋”,董事長彭建明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今年產值要較去年增加50%。
“車間新建了4個旋風除塵器,不僅減少了污染,而且肥料粉塵再次循環利用,預計每年可節約資金近30萬元。”恒立集團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張正普告訴記者,在他們的每一條生產線上,都有相應的循環裝置,既節能減排,又提高效益,每年節約成本數百萬元。同時,西部牛仔城等一大批在建項目正在抓緊建設。項目負責人紛紛表示,正抓緊時間建設,達到形象進度,盡早實現投產。園區目標:一季度,實現總產值45億元
翻開2012年一季度前鋒工業集中區“開門紅”目標任務書:一季度,實現工業總產值45億元以上,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億元以上,新建道路1.5公里,新建標準廠房4萬平方米,新增規上企業6戶……這一串數據同時也是一張“軍令狀”。在市委市政府“工業產值超千億,獻禮黨的十八大”號角下,前鋒工業集中區如何將壓力轉化為發展的動力,沖刺一季度“開門紅”?“我們將繼續堅持以園區建設為基礎,以項目推進為重點,以要素保障為根本,培育壯大產業,強力推進園區發展,為全年的發展起好步、奠好基。”園區管委會主任周世勇如是回答。
做優平臺,打造成熟鞋業園
轟隆隆的挖掘機揮舞鐵臂,建設者們加班加點趕超工期……記者在前鋒工業集中區看到,24米大道、經開區南北次干道、排污管網、標準廠房等一系列基礎設施正在加緊施工。“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引擎和重要平臺,園區的建設至關重要。”周世勇說,按照國家級經開區標準、“兩化互動”要求和“一區多園”模式,前鋒工業集中區從統籌規劃入手,依托代市前鋒城鎮組團,強力推進園區建設,正著力構建“產城一體”工業新城。
通過財政、項目、社會、信貸多元化投入,全面完善園區總規和主導產業詳規,加快建設重大基礎設施,統籌推進綠化、亮化、美化,進一步健全科技、物流、勞務和商業、醫療等服務體系,不斷提升園區形象和承載能力。一季度,園區將力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億元以上,新拓展園區0.5平方公里,修建標準廠房4萬平方米,新建道路1.5公里,鋪設管網3000米。為讓引進企業早日落地、快速投產,園區管委會整合施工力量,用了短短幾個月時間,就提前完成了中空鋼化玻璃、華興鋁業等5戶企業的用地平整工作。“園區簡直是一天一個模樣。”常年在園區承包建筑施工的馬世明說,哪怕是他這個每天呆在園區,天天“泡”在工地上的人,都驚詫于園區如此快速的變化。
想企業之所想,破解要素難題
走進福輝鞋業公司,只見寬敞的廠房內,員工們正在緊張地進行流水線操作,一雙雙做工精美、質量上乘的運動鞋很快“出爐”,經過包裝后,等待發往日本。春節前還為招不到工人而犯愁的總經理汪世福如釋重負:“通過萬人招聘大會招到了員工,生產線滿負荷生產,為我避免了近千萬元的損失。”
近年來,隨著廣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后,前鋒園區大項目紛至沓來,大工廠雨后春筍般冒出來,廣安本地的用工需求大大增加。前鋒工業集中區的企業紛紛鬧起“用工荒”,用工缺口在3000人以上。為保障企業的用工需求,確保一季度順利實現“開門紅”,廣安區于1月30日至2月1日在園區內舉行“萬人招募大會”,區委書記、區長親自上臺喊話,真情挽留返鄉農民工留在家鄉發展。福輝鞋業等一大批缺工企業得以順利招到員工,解決了發展的后顧之
想企業之所想,前鋒工業集中區破解要素難題:協調做好土地、資金、人才及電、煤、油、氣等供給服務,滿足生產、建設需求;實施土地整理、增減掛鉤項目,建立項目用地嚴格審查、提高容積率獎補、到期退出等機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立職能部門園區集中接件、限時辦結反饋、專項督查落實機制,做到“辦事不出園”……正是基于對“保姆式服務”的滿意,汪世福才計劃在2至3年內,在廣安再投資建設9個廠,助力園區發展。
跟蹤服務,加快重點項目建設
自去年3月集中開工,到今年1月,上慶惠豐項目已基本竣工,即將進入投產階段。項目負責人黃正福感慨:建設進度如此之快,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園區的高效服務。園區領導專人聯系,全力推進項目建設,這樣的舉措在其他地方并不多見。“園區要發展,必須牢牢扭住重點項目建設這個抓手不放松。”周世勇說,為加強項目推進實施力度,園區成立了重大項目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專人專職,針對項目建設存在的問題,明確節點抓進度,跟蹤服務促項目,力保重點項目順利開工建設。
根據計劃,一季度,廣安區將確保冠新電子、朝泰機車等5個項目開工建設,西部牛仔城、葳孚潤滑油等24個項目達到形象進度,南迪建材、廣成電控等6個項目竣工投產,力爭把廣成電控、恒盛建材等6戶企業培育成規上企業。同時,園區投產企業實現產值45億元,園區企業投資強度達到180萬/畝,產出效率200萬/畝,產業集聚度達到80%以上。
俗話說:良禽擇木而棲,花香彩蝶自來。在各地競相發展、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良好的軟硬環境已然成為影響區域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對投資者而言,哪里的軟硬環境優良,哪里的政策寬松、工作效率高,哪里就會獲得更多青睞,哪里就會發展得更快。作為承載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工業園區,要想贏得自身發展,必須深刻認識“環境就是生產力”,在軟硬環境上“內外兼修”。
在前鋒工業集中區采訪期間,記者欣喜地看到,園區不斷夯實基礎,想企業之所想,破解企業發展難題,贏得了企業家的認可和回報,促進了自身發展,實現了雙贏。這樣的做法可取,值得借鑒和推廣。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新一輪經濟發展中,在政府的領導下,工業區一定會創造出更好的環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實現更大的發展。(-最專業最權威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