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晉江鞋博會 臺灣展區成“亮點”

【-國內動態】在2000年第二屆鞋博會上,參展項目在原有、鞋機、的基礎上,增加技術交易、專家咨詢、技術講座和名優評定等多個項目,全面展示鞋業生產、科研和設計的最新成果,使鞋博會內容更豐富,形成行業系列配套、門類齊全的展示格局。
接著,第三屆鞋博會設七大功能區吸引到會客流量突破5萬人次。其中,眾多國內鞋王企業青島“”、江蘇“森達”首次參展,同時還吸引德國寶美施、韓國永昌、法國力高、意大利賽沃那如、日本百靈達、泰國TUS等一批國際知名企業參展。國內外知名企業參展大大提升了鞋博會的品位與效應,鞋博會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在行業內形成良好印象與口碑。
在連續三屆的推動下,第四屆鞋博會有了質的突破。
首先是主辦單位升格。第四屆鞋博會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共同主辦,中國工業協會、中國皮革與制鞋工業研究院、泉州市人民政府協辦,晉江市人民政府承辦,共設立1219個展位。據悉,本屆鞋博會,市外企業展位首次超過市內企業,占展位總數的50.5%。參展產品更加多元化,展位出現供不應求。并有了來自31個國家和地區及國內21個省市區的近萬名客商參會。
其次,本屆招商招展工作有新的起色,主要是參展產品結構明顯優化。來自意大利、韓國、德國、日本、泰國、巴基斯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中國香港、臺灣地區的企業踴躍參展,展位數達301個,占展位總數的25.15%。展位的國際品位也得到進一步提升。據悉,本屆國際參展商指標已經符合UFI對國際展的認證標準。晉江鞋博會從此進入國際專業展會的版圖。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第四屆的展會上,擁有58個展位的臺灣展區首次亮相,成為本屆鞋博會的一個“亮點”。據悉,本屆的臺灣展區,為后來臺灣館的設立奠定了極其重要的基礎。據悉,首次設立臺灣館是在第八屆鞋博會上。(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