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領袖角逐鞋企人士論劍體育營銷
【-行業新聞】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春節還沒有過完,《體壇周報》副社長顏強就忙得不亦樂乎。原因在于有兩幫歐洲體育營銷人士同時找上門來,要他幫忙推廣。
說起來,這兩幫來自歐洲的體育營銷人士,都并非是小打小鬧,他們手中都握著重要的“重要的商業機會”,希望能在中國市場上找到機會。他們一方是最頂級的職業足球賽事:歐洲冠軍聯賽,另一方,則代表著最頂尖的奧運競技明星,牙買加人博爾特。
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倘若放在10年前,我們似乎還會覺得高不可攀,但是在各種奢侈品和新奇玩意紛紛進駐中國的當下,我們也就不足為奇了。而顏強的任務,就是運用自己的關系,幫這些國際頂級體育資源在中國尋找好婆家,讓中國企業的名字在澎湃激昂的歐冠歌聲中飛揚。
這份看似難度并不大的工作,實際情況卻讓顏強寒了心。在接觸了眾多潛在贊助商之后,顏強發現,往往是詢價的很多,實際愿意掏錢的企業卻很少。那些平時看似花錢大手大腳的公司,如今在真正面對國際頂級體育資源時,卻面露難色。
歐冠賽事贊助費高昂
顏強也很無奈。長期從事國際足球報道,深諳國際體育營銷的經歷告訴他,歐洲足球冠軍聯賽是一塊很好的體育賽事資源,在國際體育營銷市場上,歐冠十幾年來幾乎不用擔心贊助問題,因為這一賽事的品質和美譽度確實太高,以往都是贊助商排著隊想上位。若不是因為索尼因巨虧退出贊助商行列,歐冠聯賽不會到中國來。
顏強:因為索尼公司連續四年虧損,同時他覺得在索尼這個大家族中有play station,也有索尼,沒必要讓兩個品牌都支付這么高的贊助費用,他未來需要填補這個贊助體系的空白,需要能夠繼續保持自己的贊助收入。他仍然在全球范圍之內尋找可能合適的贊助商,但是在現在歐洲和美國的經濟環境之下,確實他們很難找到一個每年愿意以如此高的成本來贊助一項頂尖職業賽事的贊助商。
歐冠贊助商成本之昂貴,在整個世界體育贊助市場上都屬翹楚:一個贊助商單個賽季贊助金額需要達到5千萬歐元,而且合同一簽至少是3個賽季。這樣的贊助要價,遠在世界杯和奧運會之上!全球電視及新媒體的版權,加上商業贊助,是歐冠兩大收入來源,贊助體系如果松動,勢必會影響到歐冠含金量和未來品質。
于是這些體育賽事的代理人,將目光投放到中國市場——假如從國際經濟分析的邏輯上看,到中國來找錢,順理成章,畢竟中國經濟仍然保持著相對強勁勢頭。于是,這幫歐洲人就開始輪番拜訪中國企業,對于聯想、華為、中興這些略有些國際知名度的品牌,都有著細致溝通的興趣,但最終這些歐洲人的如意算盤卻落空了。體育營銷應考慮因地制宜
顏強認為,歐冠聯賽作為當今世界第一聯賽,其影響力早就雄冠全球,贊助歐冠聯賽的都是世界級的大企業,其中包括福特、喜力、索尼、阿迪達斯等,吸引的觀眾也早已從歐洲轉移到全世界,目前國內央視也在轉播歐冠聯賽,更是加大了歐冠的中國吸引力。要說因為吸引力不夠而拒絕歐冠,這種說法只是表面的說辭,而真正的原因可能還是在于實力不夠強。
顏強:中國的品牌現在在國際贊助這個層面上有一種非常兩難的處境,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中國品牌有自己的志向和選擇,談到國際贊助和國際營銷選擇的時候,都會強調自己一定要選擇一個最好的、最高的贊助品牌,對于稍微弱一點的贊助機會,很多中國品牌還會看不上。我所了解到的,比如像歐聯杯,中國企業幾乎是沒有誰能看得上歐聯杯的,老覺得歐聯杯是歐洲第二級聯賽。但是真正尤其在面臨贊助金額的壓力情況下,可能也沒有哪個中國的品牌能夠承擔這么高的贊助金額,因為哪怕未來新的贊助不會再像索尼這樣要承擔每個賽季5千萬元的贊助費用,而且合同一簽至少就要簽3年。實際情況來看,中國品牌可能沒有誰能支撐這樣的一個成本。
財經評論員劉戈表示,歐冠是很好的體育資源,但是這個資源是在歐洲。
劉戈:企業在歐冠上投廣告是為了給歐洲人看的,不是為了給中國人看的。一般來說,快速消費品企業是這些大型體育賽事的主要贊助商,因為他們有非常廣大的受眾人群。而中國在大眾消費品這方面品牌的影響力比較欠缺,因而中國企業不需要在這樣的一些場合做廣告。這是一個品牌的市場和傳播方式不匹配的問題,不能說是中國企業實力不夠。歐冠5千萬歐元是一個大數,這樣的大數哪個企業都會非常小心的。除非哪家企業把歐洲作為產品銷售的主戰場,而且是一個大眾消費品,那他一定會冠名去做這樣的廣告。
除了歐冠以外,還有一個是博爾特。他在北京奧運會上一舉成名,目前是世界上百米的紀錄保持者。據顏強所說,一年來,至少有十撥不同的歐洲人,或者有著歐洲背景的中國人,在四處游說和兜售“牙買加飛人”的商業權益,直到過年之后,顏強才從這家名叫ECN公司看到博爾特中國市場區唯一代理權的法律文件。顏強說,博爾特的商業權益本就復雜,他的賽事代理公司Pace,都不具備在中國兜售博爾特贊助和代言權益的資格。博爾特在中國淘金不容易
顏強也不太看好博爾特能夠在中國淘到金,他給《天下公司》詳細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顏強:中國品牌到底有多少愿意以國際化的形象來包裝自己,或者以國際人物來跟自己的品牌哲學和品牌理念進行結合,這方面的不多。博爾特如果是對一個中國大眾化的日用消費者品牌來講,它是一個美譽度比較高,但是普通受眾認知有一定距離的個體,因為他畢竟是一個牙買加人,畢竟不是中國人。而且他的很多行為、習慣和他所傳遞出來的理念,可能跟中國社會大家所熟悉接受的各種特點是不完全吻合的。那么在做這種選擇的時候,其品牌都會有一定的風險。而且大家都知道博爾特現在名聞天下,他跟你進行商業合作的要價也會比較高,所以我覺得他在中國淘到金,不容易。
優秀的體育運動員≠體育偶像
劉戈指出,優秀的體育運動員和體育偶像是有差別的。
劉戈:博爾特是一個世界型的明星,但是博爾特是不是大家喜歡的一個運動員呢?優秀的體育運動員和體育偶像是有差別的,正如優秀的作家和作家偶像也是有差別的,優秀的歌手和偶像型歌手也是有差別的。所以博爾特可能是一個好運動員,但未必是一個偶像。中國像這樣的一些體育營銷的公司,這些企業崛起的都很快,但是他們都是用偶像,不會用好運動員。作為一個體育運動員,必須具有偶像價值才有商業價值,光運動成績好是不管用的。(-最專業最權威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