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業閩商聚焦大小型企業員工新走向
【-行業新聞】春節長假過后,我省用工第一大市泉州市迎來外來務工人員返崗潮。5日,記者從泉州市統計局獲悉,該市百家重點企業節后員工返崗率普遍超過七成五,部分品牌企業甚至超過八成,而中小制造業企業的返崗率卻不足五成。
我省最大的棉紡企業福建宏遠集團副總裁陳蒼松告訴記者,宏遠今年員工返崗率出人意料地走高,隨著元宵節最后一批老員工返崗,最終有望達88%。另一家用工大戶百宏集團有關人士也透露,結果好于預期,尤其是1000多對外來工夫妻幾乎全到崗。
與此同時,為數眾多的泉州中小制造業企業卻樂不起來,用工集中的晉江陳埭、石獅靈秀等地中小企業老員工返崗率普遍不足五成。“開工都成問題,訂單不敢隨便接了,只能指望最近的招聘會上能有所作為。”晉江陳埭一家小型無奈地說。
泉州市勞動就業中心主任黃子宏分析,今年大企業用工形勢偏好,主要得益于員工福利的持續提高。據悉,今年節后,泉州規模以上企業工人薪水平均漲幅在10%以上。此外,越來越多企業在員工住房、醫保、子女教育補貼、廠房設施改造等方面推出新舉措,持續改善務工環境。
特步投入100多萬元跨省送接老員工;百宏公司興建1500套夫妻房,并建立配套齊全的幼兒園;361度公司打造員工休閑娛樂文體中心,開展員工免費體檢,籌辦愛心基金會;晉江奧金針織服裝有限公司為一線員工送股份,推出老員工終身勞動合同計劃……
相比之下,由于缺乏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利潤式微的中小制造業企業,無力承受工人工資的持續上漲,在改善員工工作環境、配套服務等方面凸顯不足。“大企業訂單充足,薪水高且穩定,作息也比較規范。”在泉州勞動力就業中心,一名前來求職的“90后”對記者說。
業界表示,在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的大背景下,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在用工領域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狀況,實屬正常。福利好、發展前景好、用工規范的企業獲得青睞,而用工環境惡劣、徘徊在中低端的微利企業被拋棄,這有利于整個經濟走上良性發展軌道。
目前,泉州外來工數量超過200萬。為留人招人,企業絞盡腦汁,政府也使出渾身解數。今年始,省政府將支持泉州企業開展緊缺技術工種免費技能培訓等,所需經費或由就業專項資金支付,或由政府補貼。泉州也將創新推動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增強外來務工人員的歸屬感。(-最專業最權威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