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公司總裁張志勇:繼續推進企業變革
【-品牌觀察】盡管公司業績不佳,但龍年春節,[8.08 -5.39%]總算可以稍放寬心。
李寧有限公司(02331.HK,下稱“李寧公司”)與TPG及GIC(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下稱GIC)訂立協議,向兩者分別發行5.61億元及1.89億元可換股債券。另外,董事會主席,李寧個人在春節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1月20日,向私募投資公司TPG和幾位公司高管人員售出5700萬股普通股。
這意味著,擁有豐富零售行業運營經驗及人才的TPG將為的發展及成長提供策略及營運支持,可提名兩位人士擔任李寧公司非執行董事,以強化“董事會的能力、優化公司策略及推動公司變革”。此舉堪稱多贏。
2011年以來國內體育用品公司整體業績增幅面臨巨大壓力,李寧公司2011年營收甚至下滑6%~7%,如何挽狂瀾于傾倒,旗下掌控480億美元的TPG將大有可為。同時,若李寧公司果然重回增長軌道,TPG將在投資達芙妮之外,創造投資國內消費品牌另一神話。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多年淡出公司具體業務管理的李寧本人將出任公司董事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更多介入公司具體運營。
為何引進TPG?
引進有經驗的、愿意參與管理的戰略投資者進入公司董事會,將有助于推動公司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推動公司戰略變革。
由于商業條款的保密要求,李寧公司行政總裁張志勇無法透露李寧公司與TPG及GIC的具體接觸及談判細節,但在他看來,此次引資,可望從多方面促進李寧公司的進一步變革。
“我曾跟李寧先生溝通過,我認為引進有經驗的、愿意參與管理的戰略投資者進入公司董事會,將有助于推動公司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推動公司戰略變革。公司在變革過程中非常需要增強執行力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原先李寧公司股東董事就只有李寧先生一個人,增加一些股東董事,對進一步增強董事會的能力、優化公司策略及推動公司變革將有很大的幫助。”張志勇說。
而TPG恰好完全具備上述要求,是李寧公司理想的合作伙伴
“TPG在全球除了擁有投資團隊以外,還有運營合伙人。其運營合伙人在許多方面跟李寧公司管理層有共識。比如在供應鏈方面,在沒有洽談合作之前,我跟TPG曾接觸過,他們的一位曾在全球最大型的某家跨國公司擔任供應鏈的負責人曾花了大半天的時間跟我們交流供應鏈的問題。這次我跟他們溝通品牌、產品創新、人力資源和企業文化,都是大家在一些營運層面的溝通,我覺得這對我們管理層是一個非常寶貴的財富。所以,我們跟TPG、GIC合作的初衷還是希望在這個階段進一步推動公司的變革,我期望我們管理層可以充分結合TPG的專業知識和資源,有效推動集團的成功轉型,實現長期、穩健的發展。”張志勇說。
此外,7.5億元資金的注入,亦給李寧公司的進一步變革提供了資金保障。
“TPG 和GIC成為李寧公司的投資者,在投資方面給李寧公司增加更多的彈性和靈活性, 給我們帶來一筆資金將用于投資深化企業轉型、發展品牌、 繼續發展并擁有更多的運動資源、提高產品研發設計能力、推廣材料創新及把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第六代店大規模地推向市場。”張志勇表示,到2012年底,李寧將在國內擁有1500家第六代店,這一改造工程約占其全國8300家零售店的18%。
董事會結構將有何改變?
盡管從財務上看李寧減持了部分公司股權,但其本人將兼任公司董事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會比以往“花更多的精力在公司”,“對于公司的承諾一點沒有變”
事實上,自2010年6月底李寧公司主動求變,進行品牌重塑以來,一直致力于提升運營效率,進行組織機構優化及人員調整。 在過去一年里,雖然有幾位高管離職, 但公司管理層對李寧公司的發展戰略及目標保持認同,并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仍充滿信心。在引入TPG和GIC之后,李寧公司董事會層面的調整更為引人注目。
在此之前,李寧公司董事會共有執行委員會、審核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和提名委員會四部分組成。其中,執行委員會無疑扮演了公司運營的關鍵角色。
“如公告所言,隨著TPG、GIC的加入,董事會的能力將得到進一步增強。比如執行委員會有兩個他們的董事,有李寧跟我四個人,我們會每月進行戰略方向的審核,對我們業務的跟進就會更加緊密,會把董事會的一些目標或者是管理層已經明確的一些目標有效地實施及執行。我覺得這對一個變革中的企業非常重要。”張志勇稱,盡管從財務上看李寧減持了部分公司股權,但其本人將兼任公司董事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會比以往“花更多的精力在公司”,“對于公司的承諾一點沒有變”。
李寧公司公告稱,即便將來此次發行可轉換債券全部轉股,李寧仍將持有公司23%股權,仍為集團最大單一股東。而通過向包括張志勇和鐘奕祺在內的幾位高管出售400萬股普通股,李寧仍然選擇信任張志勇,期望由其帶領公司完成業務成功轉型。
一線訪談
五劍待“復蘇”
1月20日,已是臘月27,張志勇坐鎮李寧通州總部,抽時間接受了記者獨家專訪。
那天,正是龍年春節前全國普遍降溫的日子,但窗外的寒意絲毫沒有影響簽約給張志勇帶來的輕松。滿面喜色的他期待在2012年迎來一場“復蘇”戰。
記者:2012年公司業績會“復蘇”嗎?對“復蘇”有何預測?2012年公司有何舉措?
張志勇:目前李寧公司處于轉型期,不應簡單的做數字預測,關鍵是有沒有復蘇,就是說繼續往下走,還是在復蘇期。
從最近幾次的訂貨會數據來看,我們還是止住了下滑的趨勢,雖然一路跌跌撞撞,如果2012年三季度、四季度依然保持很好的態勢,估計問題不大。
2012年,我覺得有幾個點還是很重要,希望跟大家也溝通一下。
首要是聚焦核心業務,優化組織結構,提升運營效率及有效控制費用。我們希望除了市場費用跟產品研發繼續保持一個比較高的投入以外,在人工費用、日常費用以及一些咨詢費用各方面都要下降,以改善公司凈利潤水平,這是我們第一個目標。
第二個是調整我們的產品結構,控制采購成本,提高毛利。我們想2012年毛利會比2011年有改善。
第三是渠道變革。過去一年多,我們在國內二到四線城市的營收不理想,怎樣在二到四線城市提升零售效率,我們現在想的方法就是配產品零售主管,直接服務分銷商,幫助他們的店做銷售。同時,創造新的產品小類,會做一些符合這個市場的創新產品出來,產品到、人到,提升分銷商的銷售。
還有一個是繼續優化庫存。因為2010年庫存比較大,到2011年第四季度持續在下降,我們想再用2012年一年的時間把庫存盡量剝離到一個合理水平。
最后一個是倫敦奧運會。借助倫敦奧運會,可以把李寧品牌最獨特的資產——贊助國家隊、代表中國的第一運動品牌這個形象和概念,更好地跟中國消費者進行連接。所以,這是我們2012年最核心的工作。(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