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世對中國意味著什么?
【-要聞分析】早在2004年10月,中俄雙方就簽署了有關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的正式文件。入世之后,俄市場準入、投資環境都將發生明顯變化,這對中俄經貿合作特別是兩國毗鄰地區的經貿關系將會產生深刻影響。
人們相信,俄羅斯入世給中俄經貿、科技合作既會帶來新的機遇,也會帶來新的競爭和挑戰,但總的來看利大于弊。
首先,有利于中國企業擴大商品出口潛力。俄羅斯的進口關稅一直比較高,但入世后,俄必須按世貿組織要求將關稅水平降低到5%的標準。這為提高我國傳統優勢商品在俄羅斯市場的占有率提供了機會。
但俄羅斯市場準入門檻降低后,其低端產品市場上的競爭將更加激烈。目前,除農副產品外,服裝、紡織品、鞋、類和家電等仍是我國對俄出口的主要商品。這些產品在俄羅斯市場上除價格優勢外并不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許多商品擺不上正規大商店、精品店、專賣店柜臺,只能在露天市場銷售。俄入世后,它也將向其他世貿成員開放市場。中國商品必然要展開更加激烈的競爭。
第二,俄羅斯入世后市場環境的改善,有利于中國企業按國際慣例開展各項經貿活動。入世后,俄海關及其他涉外機構的腐敗、低效將得到治理,貿易秩序將得到整頓。今后,雙方將在該機構框架內,通過對話來解決“灰色通關”問題,這對中國正規的對俄出口貿易的發展是有利的。
第三,入世后,我國引進俄羅斯先進技術的難度將會增大。相對于美、歐、日等西方國家,俄對華技術轉讓的限制較少,俄并有時未沒有真正把中國看成平等的科技合作伙伴,認為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總體科技發展水平很低,在同這類國家合作時,俄實際上是一個給予者。入世后,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市場意識會不斷增強,我國引進俄高新技術成果會變得更加困難,條件會更加苛刻。
第四,中俄勞務合作的條件將有所改善。中國勞動力對俄輸出一直是雙方入世談判的焦點之一,俄政府一來要考慮解決本國的失業問題,二來對中國居民大量進入俄境抱有戒備心理,在引進中國勞動力問題上歷來采取限制政策。(-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