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服企業代工模式引發產品質量問題熱議
【-行業新聞】日前,一份針對國內運動 鞋 服質量的抽檢顯示,匡威、哥倫比亞、樂途以及來自奧地利的知名戶外諾詩蘭由于PH值和色牢度不過關而上了“黑榜”。據了解,這些不合格產品都為代工產品。
實際上,不僅是匡威等國際品牌采用代工模式,不少泉州,為了快速擴大規模,也是通過代工來實現產能的快速擴張。為何代工產品問題頻現?一場關于代工模式利弊的爭論,再次甚囂塵上。
早在匡威等四大知名運動品牌的代工產品被發現問題之前,代工模式帶來的產品質量問題就已經成為爭論焦點。
“代工模式的優勢在于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合理利用閑置產能,減少企業在生產環節的重復投入。”華僑大學營銷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蘇朝暉教授告訴記者,“代工模式”其實一直伴隨著泉州品牌企業的發展,在改革開放之初,大部分泉州企業都是依靠給國際品牌代工而發展壯大,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打造了自己的品牌后,又開始效仿國際品牌的做法,尋找企業來給自己代工。
然而,在享受代工模式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不少品牌企業如今不得不面臨代工模式帶來的風險。“這個風險就是在生產線外包的同時,產品質量把控能力也開始下滑。”
曾在泉州多個品牌企業任職的業內人士侯立東告訴記者,生產環節外包之后,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就是生產線。“品牌企業如果是在自己的生產線上生產,問題產品基本上在生產環節就能被發現。采用代工模式后,品牌企業一般在產品生產出來后才進行抽檢,這樣一來,生產環節的監管就缺失了。”
據介紹,日本企業就非常重視對代工企業生產線的監管。“他們會派人長期駐守在代工廠,每天都檢查代工廠的生產過程。如果有問題當天就能發現,并及時返工,如果產品不合格就拒收,不會等到產品流到市場上再去檢查,這樣基本上就能杜絕不合格產品的出現。”
“實際上,代工模式本身并沒有對錯,關鍵在于如何管控。”蘇朝暉告訴記者,耐克就是將生產制造、分銷零售等業務環節外包給第三方專業公司打理,自己只保留產品的研發和品牌的整合營銷。為了保證代工產品的質量,耐克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流程,主要通過流程和制度設計、代工條款設計、供應商選擇、生產流程跟進和產品質量檢測等方面對產品質量、生產進度和生產成本實行嚴格監控。
“要避免外包產品的質量問題,關鍵在于提升企業的流程管控力。”侯立東稱,一方面要嚴格挑選代工工廠,不僅要考察工廠的生產能力,還有考察工廠的信譽度;其次,要加強源頭控制,對原材料進行檢驗;再次,要加強對代工廠商的控制和審核,建立篩選機制,發現不合格的廠商,要及時更換。
此外,入股代工企業的方式也被一些采用。近日,有消息稱,奢侈品牌PRADA在中國的一家代工企業“時代皮具”即將于12月在香港上市,PRADA與風險投資基金IDG已分別認購其約兩成擬發行的股份。對此,企業方面透露,“入股代工企業首先是為了掌控生產環節,保證產品質量。”(-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