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科學的為孩子選鞋
【-兒童天地】1999年,《媽媽寶寶》雜志的特約記者田甜的兒子3歲。當聊起我國兒童穿 鞋 問題時,她感到很震驚。優秀記者的責任感、職業敏感和對兒子的愛,促使她做了一系列的市場調查,撰寫了《中國幼兒應該穿皮鞋》一文,并在當時引起了轟動。
田甜在對媽媽們怎樣為孩子選鞋進行調研后寫道:幾乎沒有媽媽知道寶寶鞋有特定的款式、質地、結構要求,也不知道寶寶的真正感受。
大部分媽媽在購買時都有這樣的心理:孩子腳長得快,沒幾天就小了,不值得買貴的,隨便買一雙款式不錯的穿壞了就扔。而一位從日本留學回來的媽媽則說,日本的寶寶衣服可以很舊,很不講究,比較便宜,但鞋一定是最好的、新的,也貴得多。
生活中大多數寶寶都穿這樣的鞋:布鞋、膠鞋、軟塑料鞋、棉鞋、帆布鞋、自制鞋,幾乎所有的媽媽都認為鞋子越軟越好,寶寶的小腳在里面才會很舒服……
多年過去了,大部分媽媽們仍舊沒有改變她們的想法,如何為孩子選一雙適合的鞋,也仍然是許多家長的困惑,下面我們將連載講講如何科學的為孩子選鞋。
“……如果鞋子是玩具,那么買鞋子的過程就是一個好玩的游戲。還記得站在那些量尺上的感覺嗎?金屬透過襪子從腳底傳來一陣寒意,量尺的游標說明了你的腳在這個世界上能畫出的界限。……店員和媽媽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你身上,輕聲地問你:喜歡什么?想要哪種?這雙舒服嗎?被有力的手指扣得緊緊的馬麗珍童鞋調得正好的扣環,系得十分服帖的鞋帶。店員用大拇指按著鞋頭去感覺腳趾和鞋子頂端有多少空間,然后走到媽媽身邊輕聲耳語:還有成長空間……這個季節非常流行……值得信賴的牌子……,親愛的,四處走走,你覺得怎么樣?是那么受到重視,你是那一天的皇后,是灰姑娘,是帶著仆人的公主……”
這是澳大利亞女作家簡·愛德肖著的《腳底連著心》書中的一段話。每當看到這里時很多人都會想,什么時候我們中國的孩子也能在買鞋時享受到如此的待遇?
我們說的“待遇”,不只是指店員熱情周到的服務,而是孩子買鞋的過程。
要為孩子買到適腳的鞋需要經過以下步驟:
量腳→選鞋→試鞋→驗腳(-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 上一篇:兒童穿鞋護腳的貼心小建議
- 下一篇:專家稱雪地靴弓太軟 兒童不宜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