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設計 鞋業創牌中的一道好菜
【-鞋世界導刊】作為設計師,我所站的角度自然是視覺傳達層面的,包括平面的和空間的。而鞋類產品在中國最大的特點恰恰就是大面積依賴終端渠道,這與我的專業不謀而合。所謂終端就是產品的最終營銷空間,是產品賴以見到終極消費者的最廣泛、最直接的展示平臺。因而,從視覺品牌意義上講,做好終端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表現產品價值,以贏得最廣泛的消費者青睞和支持。
開辟此欄目,是要設計師登場,為今天的中國鞋業創牌運動說點有用的,我就從最直接的終端SI說起,但愿能讓業界同仁有所啟發。
一、終端SI是什么
終端SI(SIS),是英文Space Identity System的縮寫,意為空間識別系統,也就是系統性、規格化的門店裝潢設計。大致的流程是:調研準備、方案論證、格式設計、單店試裝、反饋調整、終端手冊、推廣執行。涉及的設計內容有:店內外形式、店招格式、主體形象、高低柜式、收銀臺、鞋凳鞋鏡、櫥窗展臺、天花地面、材質燈光、道具附件等。涉及的專業人員有:品牌設計團隊(最好了解熟悉鞋行業,尤其熟悉中國鞋業發展狀況)、裝修施工團隊(一定要有相應的商展經驗)、展櫥柜加工廠、現場美工(指導各類LOGO形象的制安,最好懂得品牌理論)、后期陳列師等。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終端SI必須服從品牌VI規范,當SI的實效受到VI規范的限制時,需要首先整合VI。
二、終端SI如何誕生
終端SI的設計,最理想的人員搭配應該是:產品(鞋)設計師、終端設計師和陳列師。產品設計師負責向品牌設計師、陳列師介紹本季產品的類型、特點、規格、亮點及主打產品信息;品牌設計師結合產品特征進行品牌格式定位,按照CI指導終端空間的設計格局,全面督導VI視覺形象的規范應用;與此同時,陳列師通過對顧客走向、購買心理等做的實驗統計結果,完成既定空間內的產品、櫥窗、貨架、燈光、通道的科學規劃,并向設計師提供指導建議。
一般而言,我國目前可以完成終端系統設計的公司大致有兩種類型,一是品牌設計公司,二是裝飾裝修公司。但二者均有不足。品牌設計屬平面類,沒有空間裝修的相關專業,對裝修材料、質感、與燈光的匹配效果略顯缺欠;裝修設計是三維空間類,但對品牌系統沒有理論高度的認識與規則指導,這就給需方增加了一個課題——選擇并整合設計公司或組合團隊。
總之,在你準備創建終端SI,選擇設計公司之前,你需要理清:你的品牌計劃有多大,想花多大代價,打造一個什么規格的SI系統?
三、終端實踐中的幾件小事
陳列:表現產品定位的一個簡單方式
這是我們研究終端店設計最初始的一個小實驗,材料是五個展臺,一些同樣品牌、同樣規格、不同顏色的鋼筆。在A展臺上把鋼筆鋪滿,當然,可以按不同顏色分組;B展臺上每種顏色的鋼筆只要一支,做一個長的筆托把鋼筆認真地擺好;C展臺上只要擺一支筆,筆托也要換個精致點的;D展臺則要在前一個基礎上像博物館陳列古董一樣罩上玻璃;E展臺在D的基礎上加一個LOGO,附帶擺一張精美的卡片。

做好這些之后,你可以請來任何一個消費者,請他猜猜這五個展臺上鋼筆的價錢。不用說大家早就在心里有了答案。商品的價值就是通過各種方式的陳列表現給顧客。而我現在要說的并不是怎樣把一雙鞋表演得很高貴,而是陳列方式越恰當越好。如果你是做大眾運動品牌,把鞋裝到“玻璃罩”里就顯得不夠準確。
設計方案完工,一切就OK?
在東北,我們為一款女鞋品牌做終端設計,從藝術設計角度來看,我們的終端系統形式已經很完善,陳列柜的尺度、人體工程學格式、材料燈光等都是經過多次實踐檢驗的。但是,首個店鋪裝好試營業的時候,我們一到現場就發現視覺上特別不理想(如圖1)。拍了照片放在電腦里反復研究,整理出了七個問題,即鞋品陳列不規則、鞋托等小道具不考究、促銷紙貼太雜亂、環境擺設用色過多、營造開業氣氛的東西太簡陋、燈光照明不集中、裝修工藝太毛草。這些還只是一些表象,透析其中的內在根源,真正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決策者把終端店的更新程序看簡單了,設計階段沒有把終端目標說清楚,執行時又以為有了設計方案直接交給施工人員就好了,而施工人員沒有商展施工經歷,預留工期又太短,是成品與預期設想有距離的主要原因;二是忽略了商品陳列是一道相當重要的后期程序,太隨意的布局使環境變亂,像沒有打掃的新房,失去了效果。后來,該品牌店在我們的指導下進行相應的調整改進,整體效果有了很大提升。

有時候某些問題也并非復雜到都得去請專業高手才行,對于上述案例,我認為有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法則,就是“寧做減法,不做加法”。當你對陳列色彩和道具沒有主見的時候,不妨嘗試著一步步減掉其中一部分非主流色彩,非主流道具,甚至干脆一次性減到只剩下一兩種顏色、一兩種道具,這時你要安靜下來退到遠處看一看效果,或許就會有意外的收獲,你幾乎要成為專業陳列師了。
同品牌終端店,要統一還是要個性?
現在的終端普遍有一種現象,就是多種形式并在或幾代形象并存。這可能是競爭太過激烈,更新心態急切的結果。我倒并不認為這有多錯誤,畢竟商業行為說到底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未來在某一時代就會有新的概念和規則也說不準,這是一種成熟過程。
日本設計師原研哉說過,“不是這個好,而是這樣就好。”但要從當下品牌觀來論一下終端店到底格式多少為好?有些品牌采取了一種我覺得很可取的方法,就是在終端格式統一的前提下,打造一個過硬的旗艦店。終端加盟商信賴的就是品牌商的實力,高雅大器的旗艦店內配以高貴細致的品質服務,也足以贏得終端商的信譽,可以收到集中的點擊效果。下圖就是我為成都某品牌設計的旗艦店。

總體來說,終端形象視覺系統就是由這些雜亂的問題組成的。以上算是引言,以后我們將把問題逐步拆解,比如怎樣統計顧客在店中的習慣走向,怎樣分布店內產品使其有效截流意向顧客,怎樣檢驗燈光對各種面料鞋的顯色作用,連鎖品牌的終端店設計形式是絕對統一好還是自由一點好,什么樣的LOGO才高級,店內哪個位置是顧客的興趣點,等等。

設計師簡介:
陳啟林,中國首批注冊設計師,中國包聯設計委員會委員,2011年 “中國設計事業先鋒人物”,現在多所高校任教,并出版多部實用教材。1993年建立藝林品牌文化設計公司,專注品牌策劃、品牌形象系統設計。2011年推出業內首個中國鞋業品牌SI專項服務,先后服務于沈陽中國鞋城、簡超童鞋、成都克克女鞋、恒雪爾等。 (-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