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業品牌各出奇兵漸顯格局
【-】格局決定結局,自百麗1995年由代理制轉為自營、奧康1998年開啟鞋業連鎖專賣體系后,一眨眼已過去了十余年。中國在這一段時間里莫不披荊斬棘各出奇兵,經過一番歷練與沉淀后,鞋業品牌格局漸漸形成。
百麗一強獨大,占據百貨店半壁江山
據2010年年報顯示,2010年公司鞋類營收達146.49億元,同比增長24.85%,在內地的自營店達到8312家。旗下10個自有品牌、17個代理品牌占據了百貨店鞋區的半壁江山。憑借這種品牌資源性壟斷,百麗在與商場談判過程中居于強勢地位,所獲扣點大大低于其他同場品牌。配合著較高的溢價能力,百麗旗下品牌均保持著較高利潤。報告還顯示,百麗國際鞋類2010年毛利率同比上升2.6%至68%,大大高于其他品牌,為百麗持續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能。
一項調查顯示,國內年銷售額超十億的真皮只有十余個,而百麗一家就占了6個,如百麗、他她、天美意、思加圖等。其他如fed、星期六、千百度等榜上有名的品牌,卻在商場中長期處于百麗的從屬地位。
另一方面,盡管星期六和接吻貓等百貨店必備品牌也實行多品牌化戰略,如星期六共有8大品牌,其后起品牌“索菲婭”、“菲伯利爾”2010年收入分別同增52%和31%,突破3億元和1億元大關;接吻貓有5大品牌,2011年3月更獲得IDG資本9700萬人民幣注資,但他們的多品牌戰略目前看來市場表現依然一般,只有單品牌持續發光,因為最好的時機已過。所以,從目前來看,百麗在國內女鞋一強獨大的局面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改變。
溫州男鞋領跑真皮連鎖專賣
多年來,溫州集中于連鎖專賣體系深耕細作。據調查,分布在全國范圍內的溫州真皮鞋品牌專賣店已不下6萬個。經歷幾輪優勝劣汰后,、紅蜻蜓、康奈、蜘蛛王、意爾康等品牌脫穎而出,并且有了各自鮮明的企業戰略和經營模式。奧康多品牌化運作,探索“1+N”零售模式,單品牌溫州年銷售5000多萬,在上海達2個多億,在一二線市場有較強影響力。紅蜻蜓雖然也多品牌化運作,但卻以集成店的模式探索連鎖專賣的新路,采取的是國際品牌做全線產品的模式,在二三線市場較為強勢。而意爾康、蜘蛛王等品牌則專注于單品牌,做深、做透三四線市場,在全國廣大的地、縣市場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盡管溫州其他品牌也在步步緊追,但一時間很難改寫目前這一品牌格局。
時尚女鞋“一枝獨秀”將成“多花爭春”
長期以來,達芙妮在領域都是一枝獨秀,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這主要緣于本土時尚女鞋基本上都以批發為主,純粹做市場貨。然而,這一情況在2007年后有了很大的改觀。以卓詩尼為代表的一批溫州時尚女鞋發起“品牌化”運動,憑借溫州產業鏈的優勢、溫州地域文化以及市場需求迅速崛起。他們不缺資金與魄力,更兼靈活與勤勞。市場永遠有著無限的機會與可能,當完成批發到零售的思維轉變后,他們將全面介入到零售運營并以此開啟品牌升級新時代。尤其對于卓詩尼來說,經過幾年的調整與完善后,已具備發力的資本與能力。何時“爭春”,以目前的速度來看,這個時間不會太長。
成都、桐鄉成貼牌主力區域
中國制鞋業的區域特色明顯。成都和桐鄉都以女鞋生產為主,成為國內同行女鞋采購的主力區域。成都和桐鄉鞋業生產的反應速度非常快,并且都不乏自主品牌,比如成都的卡美多、艾米奇、嘉儷多,桐鄉的茉莉花、芭妮、卓怡等,但這兩個區域年銷售超5億的品牌難尋。盡管近年來成都政府舉辦了一系列支持成都女鞋發展的活動如“成都鞋全國行”大型活動、川內二級城市巡展活動和“百名采購商成都行”等,令成都鞋在開拓內銷渠道特別是國內主流商超渠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因各方面因素限制,依然改變不了自主品牌做強乏力的現況。倒是以“怎么好賣就怎么賣”為特點的成都歐巴羅女鞋業績以每年40%-50%的速度遞增,其秘訣正是注重研發,先談贏利再談模式。左有榜樣,右有全國女鞋市場格局漸趨成熟的現實,對于多數成都和桐鄉女鞋而言,選擇做成第二個寶成也未必不可。
線上市場自成一派
WEB2.0時代給鞋業帶來了新一輪機會,飛速發展的電子商務孕育了一大批線上品牌和電子商務平臺。以銷售“出口原單、尾單”產品起家的“羊皮堂鞋神”傾力打造MR.ing,百麗的線上專供品牌Innet、商務ZERO、以現代化網絡平臺和呼叫中心為服務核心的維思諾等,都在線上享有盛名,許多品牌單店銷售超億早已不在話下。他們以產品力作為根基,擁有消費者反饋直接、決策鏈短等重要優勢,憑借穩定的客戶資源和低成本的品牌推廣大大縮短了品牌和銷量的成長時間。
鞋類B2C銷售平臺成為去年末今年初投資客的最愛,各路PE紛紛注資這些平臺。在強大的資本后盾下,淘寶名鞋館、樂淘網、好樂買、淘秀網、、京東、當當、亞馬遜等網絡銷售平臺迅速成長,成為傳統品牌開展電子商務的必選合作伙伴。不過,如何與供應商進行深度合作、如何構建更好的購物體驗是這些網站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問題。(-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