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鞋服品牌進軍電子商務需跨多道檻
【-行業新聞】12月4日,中國傳統 鞋 服品牌電子商務高峰論壇在晉江舉行,近200家晉江企業齊聚一堂。在論壇上,本報記者就企業電子商務現狀進行了現場問卷調查。
本次調查總共發放100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80份。調查結果顯示,72%的企業渠道模式依然還是門店專賣,只有36%的鞋服品牌有在網絡上進行產品銷售。同時,在調查中記者發現,61%的企業運作電子商務原因是“先做著,摸索經驗,否則落后挨打”。但對于電子商務如何運作,54%的企業不知道該如何規劃,86%的企業都在反映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和團隊缺乏問題。
認知缺乏導致人才缺乏
對于傳統來說,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和團隊的缺乏,成為他們進入電子商務領域的重要阻礙。“我們的廣告也沒少打,但是收效甚微,根本原因還是缺乏人才和團隊的專業運作。”已經涉足電子商務的傳統企業負責人王先生這么告訴記者,“沒有人來完成這個工作,或者說,找不到人負責好電子商務運營這一塊。”
人才缺乏問題成為困擾傳統企業進入電商領域的壁壘,但業內人士剖析,企業老板總是嘆息找不到專業人才的根本原因還是缺乏對電子商務的認知。據此次調查問卷顯示,54%的被調查企業負責人對于“電子商務概念模糊,不知道怎么規劃和運作”。“其實人才并不是真的有那么稀缺,而是因為企業人事部門及老板缺乏對電子商務的認識,所以在選人方面只能憑感覺。”在電子商務領域服務多年的專家劉孟這樣告訴記者。
“很多企業出現了這樣的狀況,老板往往請一個曾經做過淘寶或者阿里巴巴的人作為企業電子商務部門的運營人員。但當老板讓他們做一兩個月后,發現自己企業電子商務沒有達到理想中的效果時,他們又會失去信心,或者覺得電子商務就是騙人的,頻繁換人導致了惡性循環。”劉孟表示,企業老板認為員工能力不行,員工認為老板不認識電子商務,兩者處于一種不信任狀態。“這也就是大部分老板認為電子商務人才缺乏的根本原因。”
做好“先吃草再吃肉”的準備
在此次問卷調查中,當被問及企業為什么選擇電子商務時,“傳統渠道成本太高,電子商務是一個新銷售渠道”選項獲得了87%的支持。另外,“庫存太多,網絡可以低價賣庫存”選項也獲得了54%企業老板的選擇。一家成企業老板告訴記者,傳統渠道運作成本太高,選擇電子商務是因為它能為企業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現在的店租,人力成本上升太多,電子商務渠道或許能成為企業突破成本危機的一個新發力點。”
而另一方面,很多傳統企業老板選擇電子商務,卻是因為頻繁看到身邊朋友或競爭對手從電子商務這個渠道賺取了大量利潤。“我有個朋友不怎么懂服裝,這幾年卻通過電子商務賺取了大量資金。我都做服裝十幾年了,我相信我也能通過這個渠道獲得利潤。”一家正在籌建電子商務部門的傳統服裝企業老板這么告訴記者。
但晉江領舞者鞋服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明坤對此現象比較擔憂:“很多傳統企業覺得電子商務路太容易走。但他們根本不了解,別人今天吃‘肉’,是因為別人吃了幾年的‘草’。”林明坤無奈地表示,很多企業在傳統渠道得不到發展,紛紛把“寶”壓到了電子商務渠道上,這也導致了很多企業經營心態比較浮躁。“他們想立刻就獲得利潤,立刻就能實現產品熱賣。”
劉孟告訴記者,很多企業在第一年創業的過程中都沒能贏利,而電子商務作為公司的二次創業一開始就希望贏利也是不現實的。“企業要從急求利潤的心態向戰略虧損的心態轉移,給自己至少一年戰略虧損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投入足夠的廣告費、促銷費、產品活動費,使自己的品牌在電商市場上將第一波的聲浪造出來。”(-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