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盤轉強 可低吸業績較好個股
【-鞋企股市】歐盟第二次峰會傳出的消息好于預期,造成外盤暴漲。我國恒指漲3.26%,但內地A股表現相對差些,昨收盤滬綜指漲0.33%報2435.61點,深綜指漲0.05%報1013.19點。金融股雖有所上漲,但漲幅遠未達港股中同類股漲幅,如工行H股漲7.66%報4.92港元 (折4.03元人民幣),其A股收漲0.94%報4.30元。
市場如此表現必有原因,除習慣性和外盤反做外,股指短期超漲是誘因之一。還有,用友軟件忽無厘頭式跌停暗示此中莊家并不認可股指能走得極高,要不然他們完全可晚一陣再去殺跌,殺出的籌碼會更多。最后,可能就是筆者昨日所提的我國工業數據了。
昨上午10時,統計局發布的前9個月工業利潤增速為27.0%,為連續第4個月增速放緩。之前數據為:前6個月增28.7%,前7個月增28.3%,前8個月增28.2%。從分項數據看,化工、化纖、電力、電子通信下滑最為明顯,而石油、天然氣、黑色金屬采選仍保持增速。澳新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表示,“具有壟斷性質的企業受到的影響較小,因為它們可以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外部需求疲軟,中國企業的利潤增長將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
筆者發現,幾乎所有網絡和電視媒體都對此數據冷漠,少見報道。但這不等于機構投資者也會漠視。也許機構投資者對所持個股業績不太放心,即使其股價已體現了三季報業績下滑。有種種較強跡象顯示,我國有不少上市公司在未來兩個季度業績情況還將惡化。
看了這些數據,筆者對前幾天公布的匯豐中國PMI(預覽值)更看不懂了。雖然一為領先指標,一為滯后指標,卻也不應有巨大反差。下周二匯豐中國PMI修正值和我國官方的PMI將公布,該數據好壞或直接決定股指是否回檔。
歐債危機的所謂解決本質上是“湊份子”,相關國加大對EFSF的投入,包括一些人民生活比希臘還苦的國家,大家來分攤這部分損失。最新的消息是私人債權人以損失一半債權的代價來湊他們那部分“份子”。
道德風險也不用去提它了,問題是希臘等國機制還是老樣子,在減少債務后,其債務仍有個緩慢的滾動增長過程,不知未來“錢再緊時”又該如何辦,料屆時必無人會肯再出“份子”了。
不過,至少歐債危機在短期內緩解了,除非西班牙、意大利等忽又冒出什么新聞。對于歐美股市而言,風險偏好提高是肯定的,結局就是股市上漲和大宗商品回升,市場走勢在表面上可能會較好。
A股面臨的外部壓力大幅緩和,出口環境進一步惡化威脅變得更小,所以A股只余下消化業績下降這一單一不利因素了。在流動性趨松預期之下,也許市場能頂住業績不佳這一因素,最終股指由單邊滑落轉向橫盤震蕩。
操作上,投資者不必奮力追漲,但對于回落還是可積極操作的,品種應選受業績下滑影響相對較小的個股,甚至更側重些題材性。在無業績支撐的行情中,“5·19行情”是一大典范,當時就缺業績,大伙只好亂哄哄地去炒網絡股和編故事,投資者多少可得到些提示。 (-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 上一篇:歐盟峰會傳佳音歐美股市齊燦爛
- 下一篇:利空纏身股價暴漲 貴人鳥警示三大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