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材市場門庭冷落 企業如何應對?
【-鞋材資訊】每年8、9月,總會進入該年的淡季緩沖階段,不過,今年的淡季不僅比往年來得早,還淡得令人心慌,如同年關,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今年鞋材生意會這么淡?面對如此嚴峻的市場,晉江有哪些應對辦法?鞋材企業經營策略上會不會做出一些改變呢?本期欄目將與嘉賓一同探討上述問題。
本期嘉賓:
鴻泰鞋材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志榮
三斯達(福建)塑膠有限公司總經理 丁金山
晉億鞋材有限公司銷售經理 葉延雄
誠長鞋材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戴劍榮
今年鞋材生意為什么會這么淡?
陳志榮:今年生意不好做,內銷不好,外貿也不好。以前快過年的時候,才能感覺到的資金吃緊。但如今,伴隨著7、8月生產淡季來臨,很多鞋業也開始提前遭遇年關困境,內憂外患的市場環境直接導致了鞋材市場處于一個嚴冬季節。今年受萎靡影響,產業上游鞋材企業訂單大幅度縮水。運動鞋內銷不好,加上往年過量的庫存未曾消化,定單一度出現大幅度減少,而做外貿的狀況也差不多,這些都讓鞋材生意一直處于慘淡經營中,提前進入了年關困境。
葉延雄:由于鞋材生產的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產品成本增加,出售價格卻不變,利潤開始變得微薄,導致了現在很多鞋材企業都在苦苦掙扎,賺到的錢還不夠成本開銷。另一方面,現在用工環境不好,工人的各種開銷開始增加,人力成本不斷上升,對于鞋材這種勞動密集型企業是雪上加霜的事情。很多鞋材企業失去了低價的競爭優勢,流失了很大一部分客戶。
面對這樣淡的市場,晉江鞋材企業有哪些應對辦法?
戴劍榮:我們企業出臺了企業《行為共同準則》,這不僅能提升企業產品競爭力,還對穩定企業員工人心起到了精神鼓舞作用。同時我們內部也在進行梳理,通過企業重新定位,我們希望擴寬新的客戶群體,外貿客戶群體無疑是比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而各類專業展會正是誠長拓展外貿市場的最佳捷徑。我們認為一些新興外貿市場為我們企業提供了潛在市場動力,尤其是東南亞國家,南美洲市場。
陳志榮:面對市場不景氣,我們將通過定位找出未來市場位置,并把產品主要定位在戶外和網球鞋上。不過,雖然我們定位戶外和網球鞋,但作為上游供應商,還是需要根據客戶群體做出一些適當調整,畢竟要以客戶導向為主。哪怕是研發的最新款式也必須符合客戶的真實需求,尤其在晉江,作為供應商想要引領市場材料潮流還需要一段路來走,目前仍然是以配套為主。今年,我們鴻泰加大了產品開發力度,預計新品將在十月份面市,希望通過新品來打開市場,贏得客戶認可。
丁金山:在鞋材寒冬的季節里,我認為產業延伸化發展將會為企業打開了市場局面。眾多,每天所產生的邊角料數不勝數,這些都是資源。我們三斯達擁有一個“中國EVA循環再利用產業化研發基地”,通過該基地每天能回收處理的邊角料和廢塑料已經達到了數百噸。經過循環再利用而生產出來的這些發泡,由于性能更好、質量更優,已經被我們企業應用于鞋材以外的行業,已經開始為玩具、健身器材、水上用品等行業供應這個新型發泡產品,為我們企業提供了很高的效益。
鞋材企業經營策略上會不會做出一些改變呢?
葉延雄:其實產業鏈沒有在萎縮,只是在緩慢的增長。市場永遠是一塊大蛋糕在那邊,看你是怎么去切了。我們企業經營上也會做出一些改變,我們會逐步把低端產品,低端客戶群慢慢砍掉,定位只在中高端產品。我們要做“專”,產品只有“專”,外面的客戶一想到這個特點,就能想到我們企業。而且,我們要把每一檔產品都列出來,并向客戶說明我們只做哪幾種中高端產品。如果鞋材企業都能在適時環境下做一個市場定位轉變,重新做好市場定位策略,仍然能在危機中破繭而出。
戴劍榮:完全可以象像安踏,特步等企業那樣做國際品牌,把企業的觸角逐一伸向市場的各個角落,做好本土市場,拓展國內市場,最后再考慮走出去,雖然對于供應商來說,這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但面臨危機,企業更需要有一個遠景規劃。我們企業準備以晉江作為根據地,圍繞新興的制鞋產業集群跟進配套。我們會圍繞新興產業地做充足的地方市場評估,如果我們認為這個市場值得我們去開發,會在當地開設新分廠就近生產,圍繞集群地提供配套。當然這些都將以晉江作為一個根據地,以點帶面,逐步擴散出去,做海西最具綜合實力的EVA發泡企業。(-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 上一篇:鞋材融入高新科技 助力鞋企拓展市場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