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可慕制革區60多家企業重組為4家
【-鞋材資訊】去年福建省政府辦公廳的一紙《通知》,對可慕集控區可謂“打擊不小”!锻ㄖ分幸幎ǎ含F有生產規模3萬標張/年以上至10萬標張/年以下,從通知下發之日起至2011年年底,只允許加工藍濕皮、二層皮,不得加工原皮。2012年1月1日起,生產規模10萬標張/年以下的皮革企業一律關停淘汰,F有生產規模10萬標張/年以上至30萬標張/年以下皮革企業,從通知下發之日起至2014年年底,只允許加工藍濕皮、二層皮,不得加工原皮。2015年1月1日起,生產規模30萬標張/年以下的皮革企業一律關停淘汰。
而據晉江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可慕集控區內的63家企業,生產規模達到10萬標張/年的僅有1家。這就意味著,集控區有62家企業到2012年1月1日就得關停淘汰。于是,在2012年1月1日這一“大限”來臨之前,整合重組勢在必行并且迫在眉睫。
所幸,在距離“大限之日”的前3個多月,集控區籌備一年多的重組方案“出爐”了。
可慕制革理事會會長許永承向記者介紹了重組整個工作的總體設想。據悉,重組后的4家分別為:福建省晉江聚泰制革有限公司(由原來23家區內制革企業出資組成,注冊資本7800萬元,重組后產能75.8萬標張/年);慕盛皮革新科技(福建)有限公司(由原16家區內出資組成,注冊資本7200萬元,重組后產能53.7萬標張/年);福建省晉江市錦幫制革有限公司(由原區內13家制革企業以及區外2家企業出資組成,注冊資本8200萬元,重組后產能49.2萬標張/年);福建省晉江市雄峰制革有限公司(由原區內11家制革企業以及區外1家制革企業出資組成,注冊資本8100萬元,重組后產能46.7萬標張/年)。
“重組后設立的4家制革公司,將立足于‘功能區分明確、生產工序集中、廠區規范有序、科學合理布局’的原則,高起點、高標準組織規劃設計、施工布局,著力打造成為現代化先進技術的大型達標制革企業。”許永承表示。(-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