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蓋碗茶=一雙過冬鞋
雖然國慶假期已經結束,但昨日的成都雙年展三大主題展展場仍有很多觀眾前來,數百件藝術精品著實讓前來觀展的觀眾賞心悅目了一回。而在國際設計展展場外,有一個滲透著古樸的裝修風格的茶館,茶館內,老虎灶、青花瓷器、老銅壺、土碗、近百年的八仙木桌、竹椅……無不展示著老成都蓋碗茶的風韻,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這個由設計展策展團隊和成都義工網共同承辦的“成都蓋碗茶”項目,不僅成了觀眾歇腳的好去處,也是成都義工網“臉盆計劃”為涼山州布拖縣孩子們募集冬鞋的一個項目。
“明星”茶館
吸引國內外嘉賓捧場
設在設計展展場外的這個茶館,恢復了已經消逝了近三十年的成都造茶葉“成都三花”,同時還恢復了川西茶館的“老虎灶”,這些貌似簡單的物件與符號也喚醒了許多老成都人的記憶一張方桌,幾張竹椅,三五人圍坐,端起資格的“三花”蓋碗茶,入口是沁人心脾的茶香,抬頭是展廳內琳瑯滿目的藝術作品,品茗論道交流心得……
記者在茶館門前看到,一句“年關已到,各照衣帽”的標語和一雙破舊不堪的童鞋,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設計展展場負責人傅熙林介紹說,這不是一家單純的茶館,項目工作人員通過義賣蓋碗茶的方式,將賣茶的利潤所得,全部用于成都義工網在涼山州布拖的公益項目“臉盆計劃”中,在寒冬來臨前,為國家級貧困縣涼山州布拖縣的孩子們募集過冬的鞋子。
這家茶館也成為了“明星”,不僅周春芽等著名藝術家來捧場,甚至來自美國、意大利等國媒體記者也專門來采訪。國慶期間,威尼斯副市長蒂奇亞納·阿戈斯蒂尼一行參觀雙年展,也專門來這里泡茶館,感受鬧中取靜,忙里偷閑,張弛有道的成都生活方式。
設計展負責人:
補鞋也是一門設計藝術
“提到成都休閑方式,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喝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傅熙林談到了設計茶館項目的初衷,“設計理念,便是想帶給觀眾一個田園般的空間,除了展場內的綠色植物布置,閑適的生活也是‘田園生活’必不可少的,而成都原本就是休閑之都,喝茶是必不可少的休閑方式。”于是,策展團隊便聯系上了成都文殊坊的茶館,巧合的是,成都義工網的老黑提到了“臉盆計劃”這個項目,與設計展“謀斷有道”的主題很符合,“設計與社會產生的關系,是我們這次設計展探討的方向。”
記者發現,每位在茶館消費的觀眾,不僅能在此歇腳、品茶,他們還能獲贈一份特別的明星片。“我們選用了老黑在布拖縣拍攝的一些照片,大多是與設計相關的,例如:織布、課桌、眼鏡等等,就算是孩子們破洞的鞋子,通過母親的手縫補起來再穿,也成了一門設計藝術。”據了解,不僅茶館賣茶所得款項會用于“臉盆計劃”,設計展展覽結束后,一些棄用的桌椅也會捐贈到布拖縣的貧困孩子手中。
成都義工:
公益是美好的行為藝術
除了設計展方面對“臉盆計劃”的支持,成都義工網的創始人老黑更是功不可沒。老黑本名叫徐雪鵬,昨日,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自己從15年前就開始資助貧困學生。“最初只是個人行為,資助的學生也就十來個。2005年一個外地朋友來到成都,我們一起做公益,資助的人數漸漸達到上百。”2006年,那位外地朋友返回家鄉,老黑感覺到了孤單,于是萌生了建網站的計劃,“聚集民間的公益力量,為社會多做好事。”
2007年6月,成都義工網成立了,愛心從四面八方源源而來,最初單純的助學項目也逐步拓展到了敬老院、貧困生助學和留守兒童關愛等領域,越覆越廣。至于參加此次設計展的緣由,是因為“策展方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尋找本土元素嫁接進雙年展,聯系到了文殊院的蓋碗茶,正好我在文殊院做義工,而且從小喜歡喝茶,對茶文化也有一定了解,于是文殊院便讓我們義工網來做這個蓋碗茶。”老黑笑著說,“在我看來,公益也是種很美好的行為藝術,如何去把它做得更好,也是考驗人的設計能力。”
老黑告訴記者,從展覽開幕到現在,他們已經賣出了120多杯茶,其中成都三花和素毛峰每杯25元,碧潭飄雪和竹葉青每杯30元。“著名藝術家周春芽還有威尼斯副市長等貴客,都喝過我們的茶。”現場有關于臉盆計劃的簡單介紹,不少好心觀眾經常還主動提出不用找零,每杯茶的平均收入都可以帶給布拖的孩子們一雙鞋。“我們批發到的軍用膠鞋每雙十幾元,加上十幾元的運輸和人力成本,剛好夠用。”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