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鞋服倒閉潮或因政府介入漸顯曙光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這場溫州等中小企業跑路而引起的地方資金鏈斷裂終于引起了中國高層的關注,10月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親赴溫州,提出提高對小企業不良貸款比率的容忍度以及加大財稅政策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至此,已持續半年的溫州中小企業主跑路和跳樓情況終于告一段落。
溫州全民借貸
在這個全國最富庶的江浙城市,溫州89%的家庭、個人和59%的企業參與了民間借貸,市場規模達1100億元。“溫州的服裝業、打火機、眼鏡、皮革等基本上是無利可圖的,所以他們就發展非主營業務,倒賣人民幣搞個差價也算是非主營業務之一。”于是錢生錢成為暴力來源,資金進入到一個危險的領域。從今年4月起,不斷傳出溫州中小企業老板“跑路”、“跳樓”,高利貸崩盤,僅上半年,浙江省注銷的企業高達1.44萬家。
一如1993年左右的海南島,地產商一個接一個從爛尾樓跳下。溫州人能吃苦,守信用,注重老鄉關系,不到萬不得已,溫州商人不會選擇跑路和跳樓。是什么樣的境況逼迫溫州商人跳樓?
任何人都已經無力回天。今年中秋節前后,“落跑”的老板都非同一般―――眼鏡行業龍頭浙江信泰的董事長胡福林失蹤,江南皮革董事長黃鶴逃往國外,波特曼咖啡老板嚴勤為、天石電子老板葉建樂等出走,百樂家電女老板鄭珠菊攜款潛逃被警方追捕歸案。僅9月25日一天,溫州就有九個老板“跑路”。
溫州的民間借貸繁榮轉變了這個地區的經濟增長方式,即從實體經濟轉而虛擬經濟。于是溫州從做打火機做鞋轉而全國買房、高利貸、賭博。有人說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出口壓力、整理環境的惡化使得溫州商人開始在樓市牟取暴利,從“一分錢一分貨”到“利滾利”的思想毀掉了溫州的民營經濟。2001年時溫州擁有近4000余家打火機企業,占據了全球金屬打火機80%的市場份額,而十年后保留下來的企業卻已經不足100家。
銀行高出20%的利率超出了溫州小企業的盈利水平,國家持續對房地產政策的調控使得本身已經把資金投入樓市的溫州商人寸步難行,當高利貸成為一個地區經濟,這個鏈條崩盤之時,所反映的社會問題,正是當下中國社會經濟模式的縮寫,它反映了目前發展方式的浮躁。美國重金融輕實業的政策使得失業率居高不下,最終釀成“占領華爾街”的群眾浪潮。
驚動高層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央行行長周小川、財政部長謝旭、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內的一眾財經高官赴溫州處理這場持續半年之久的“危機”。
10月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前往溫州調研時表示,溫州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確實存在工資、原料、環保成本上升和利潤減少的問題。一部分資本轉移了,有的選擇了泡沫性的投資,造成虧損,但“跑路”和“跳樓”在溫州畢竟是極少數,這種現象值得重視并且要認真加以解決,但不要夸大。
對此,溫州市金融辦等部門召集全市各家銀行,召開促進中小企業發展銀行會議,要求樹立溫州良好金融生態,恢復企業信心。溫州市金融辦主任張震宇表示,溫州市政府組織了25個聯絡組,每組由一位副處級干部帶隊,進駐25家市級銀行機構,要求銀行機構不抽資、不壓貸,防止中小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情況。
救火
溫州企業虧損面超過1/4,不少經濟學家為溫州高利貸崩盤開出“藥方”。經濟評論人葉檀發文《溫州需要二次市場化改革》,文中指出“高利貸盛行,顯示實體經濟與金融管制的雙重困境。解決困境有兩種思路,或者向左轉,以更計劃的體制、更嚴厲的管制、以高利貸從業者的血祭剎住高利貸之風;或者進一步向房地產市場經濟推進,放松房地產行業管制、價格管制,達到資金高效、自由流動的目標。后一條路才是疏通血脈的治本之術。”
茅于軾(微博)、許小年(微博)、陳志武(微博)、郎咸平等經濟學家一致認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是造成如今局面的罪魁禍首,只要開放民間借貸,甚至是高利貸,讓金融手段實現充分競爭,不再讓銀行壟斷,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開放民間借貸必須有良好的監管配套,對于銀行業發達的美國而言,在中小企業的融資手段中,民間信貸也仍是比較重要的一種。而美國人對民間信貸的信心,則緣于一系列法案。這些立法包括《貸款真實性法案》、《存款真實性法案》、《廣告真實性法案》、《公平信貸法案》、《電子信貸轉移法案》、《平等信貸機會借貸利率上限管理制度比較法案》、《社區再投資法案》、《公平收債法案》等等,這些法律法規從信貸的廣告宣傳、合同前義務、合同簽署、合同后義務、合同履行、債務追索、不當收債行為等層面保護了借款人利益。
香港《放債人條例》第24條規定,“任何人以超過年息60%的實際貸款利率貸出款項,即屬犯罪”。該條例第25條亦規定,“如貸款實際利率超逾年息48%,則單憑該事實即可推定該宗交易屬敲詐性”。另外,香港還曾大幅度提高了第24條所訂的最高懲罰,由監禁兩年和罰款10萬元增至監禁10年和罰款500萬元,以加強打擊高利貸活動的成效。
臺灣“民法”第205 條則規定“約定利率,超過周年百分之二十者,債權人對于超過部分之利息,無請求權”; 第206條規定“債權人除前條限定之利息外,不得以折扣或其他方法,巧取利益。”在長期的司法實踐中,也一直嚴厲打擊“地下錢莊”式的民間貸款行為。
拯救民企之鄉,溫州的高利貸崩盤應該告一段落,業內人士預言的等中小企業倒閉潮或因政府的最終介入而漸顯曙光。(中國鞋網-最專業最權威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