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1年1-7月中國鞋類產品出口情況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產鞋國和出口國。近幾年,中國每年生產各種鞋超過100億雙,占全球制鞋總量的66%,是世界最大的基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鞋類出口國。根據貿易通統計,2011年1-7月,我國鞋類產品(HS:64)共簽訂加工貿易出口合同數量54002.09萬雙,合同金額46.13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17.97%、7.3%。合同單價8.65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3.81%。在合同量和總額均下降的情況下,單價上漲,表現了我國鞋類產品加工貿易出口合同量跌價漲。
一、出口合同量跌價漲

圖1 2011年1-7月鞋類(HS:64)加工貿易出口合同數量情況 
圖2 2011年1-7月鞋類(HS:64)加工貿易出口合同金額情況
從圖1、2上顯示,除2月份訂單數量上漲36.35%外,全年趨勢看訂單都在萎縮。 訂單下滑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在美國、歐洲普遍存在的債務危機,由于擔心市場前景,一些客戶下單非常謹慎。根據亞洲鞋業協會的統計,保守估計全球鞋的訂單今年將萎縮10%。而由于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現在東南亞地區勞動力價格低,中國勞動力的比較優勢不復存在,一些臺資鞋企外遷越南柬埔寨等地,這些企業也分流了一些訂單。
二、浙江、江蘇兩省異軍突起 市場份額逐漸放大
珠三角、長三角作為我國傳統的加工貿易出口基地,一直是我國鞋類加工貿易出口的主力軍。根據貿易通統計,2011年1-7月,超過千萬雙的地區是廣東省、福建省、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江西省、四川省、湖南省,合同數量分別為:16832.03 萬雙、10683.38 萬雙、5854.97 萬雙、5116.06 萬雙、4600.07 萬雙、3676.82 萬雙、1672.10 萬雙、1252.80 萬雙,占據了鞋類加工貿易出口訂單的九成份額。其中,出口合同金額最大省份為廣東省,位居我國鞋類加工貿易出口榜首。其出口合同數量16832.03萬雙,比去年同期下降40.45%,合同金額為13.2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3.09%。廣東省分別占全國加工貿易合同出口數量和總額的31.17%和28.79%。廣東等8省市是我國發展的主力軍。

圖3 2011年1-7月鞋類(HS:64)加工貿易出口合同數量國內市場分布 
圖4 2011年1-7月鞋類(HS:64)加工貿易出口合同量國內市場分布上漲趨勢
從圖4的數據圖表看出,出口合同省市前8名,上漲幅度最大是浙江省為52.14%,其次江蘇省為33.68%。二省市在鞋類產品的出口市場份額在逐漸擴大,廣東的同比下滑40.45%,市場份額大幅下降。
三、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主要出口市場萎縮
隨著世界經濟復蘇乏力,我國鞋類產品主要出口市場萎縮。根據貿易通統計,2011年1-7月,美國、中國香港和日本是我國鞋類產品(HS:64)出口的主要貿易伙伴。其中 對美國的出口份額最大,對美國共簽訂加工貿易出口合同數量20430.39萬雙,合同金額為19.48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27.43%和19.97%。從圖5上顯示,從3月以后幾乎是直線下降,預計全年下降趨勢明顯。第二大消費國為中國香港,共簽訂合同數量4928.99萬雙,合同金額3.82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38.01%和3.54%。日本位居第三,合同數量4010.80萬雙,合同金額為1.9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45 %和下降13.85%。

圖5 2011年1-7月鞋類(HS:64)加工貿易出口合同量消費國前3名 
圖6 2011年1-7月鞋類(HS:64)加工貿易出口合同量前三名同比下降趨勢 
圖7 2011年1-7月鞋類(HS:64)加工貿易出口合同額消費國前3名 
圖8 2011年1-7月鞋類(HS:64)加工貿易出口合同額前三名同比下降趨勢
3月11日日本經歷了地震海嘯,這次地震大大影響了日本本土經濟,進出口備受阻礙,從圖5反應,3月以后,對日出口同比不斷下滑,除了6月有個強勁反彈后7月再續下滑態勢。不僅影響我國鞋業出口,尤以廣東浙江地區,多家工廠相繼倒閉。
日本是鞋類消費品的大國,人均鞋消費量約為3.5雙/人。而日本的鞋制造商卻并不多,規模也不大,日本本土的鞋產品制造量無法滿足日本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被稱為時尚大國的日本,其鞋類消費品市場的產品主要依賴于進口。
而中國是世界聞名鞋產品制造和出口大國,日本對鞋產品的巨大需求使之成為中國鞋類的第三大出口市場,日本每年從中國進口的鞋產品數量高達約五億雙以上,占日本成品鞋進口的絕定優勢,市場份額高達約70%左右,而且連年呈現增長趨勢。長遠來看,日本接下來國家的重心會放在國家災后重建、恢復國民生活和發展國家經濟上,而鞋帽等物品作為災后急需的物品,日本國民對鞋類產品的需求也會隨著生活的正;蛧医洕确矫娴幕謴投饾u擴大,放眼日本的消費品市場,鞋產品的需求量不可小覷。由于災難的影響,中國涉日鞋企也可能會收到物流渠道、匯率變化、日本震后政策更改等眾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日本是否會出臺一些新的貿易政策、物流等成本是否會增加以及是否會出現其他相關連鎖反應,還需進一步密切關注!
四、附加值比去年略有上升

圖9 2010-2011年1-7月鞋類(HS:64)加工貿易出口附加值對比
一直以來,在很多美國人的眼中,似乎到處都是中國制造,離開中國制造生活無法繼續。之前,曾經有一名美國公民嘗試著不買中國制造的產品,結果根本堅持不下來。然而,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舊金山儲備銀行的高級經濟學家和研究顧問日前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稱事實遠非如此,中國制造從商品價值的角度講在美國市場中的份額遠沒有那么高,甚至低得可憐,只占2.7%左右。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方面,由于國內企業外銷渠道單一、優質客戶資源匱乏、沒有接單定價的話語權,在相當程度上受制于人;同時,國外客戶以受金融危機影響為由壓價下單,國內企業迫于生存而無奈低價接單。
一方面鞋企也在面臨巨大的成本壓力。據了解,從去年到現在,皮料已經漲10%到20%,勞動力成本年均約15%增長,人民幣自匯改至今升值幅度累計已超過26%。另一方面,金融危機后世界主要經濟體復蘇乏力,訂單萎縮。多重因素疊加影響,走低價多銷,越來越多鞋企掙扎在盈虧臨界線上。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建議企業擴大鞋類出口的幾點策略 :
1.培育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自有名牌:一些經濟發達國家經濟實力雄厚,國民富有,偏愛“名牌”消費,世界知名品牌幾乎應有盡有。有實力的中國企業應不斷培育自有品牌,讓國外消費者逐步接受“中國創造”。
2.利用外企的技術和資金優勢,擴大技術合作:只有將中國相對較低的生產成本與國外的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先進經驗相結合,中國制鞋業才能更好的進一步提升產業競爭力。
3.提高技術研發能力,積極應對技術壁壘。
4.改變傳統市場營銷模式:隨著近幾年鞋企面臨出口困境的加劇,使得困難把傳統行業逼向了網絡,隨著國內網絡技術的發展,上網人數的劇增,創建網絡品牌和開展網絡渠道成為企業發展的新渠道。
備注:
1、統計數據不含佛山、深圳部分地區加工貿易聯網申領信息,及海關電子賬冊企業信息。數據分析旨在說明加工貿易相關趨勢,僅供參考。
2、本報告僅根據當期發布的合同數據撰寫,各期數據隨合同變更動態調整,請讀者在使用時自行考量。
3、數據指標含義:
在數據分析中,主要使用了出口合同金額、加工費、附加值比率等幾類指標,現將其含義說明如下:
(1)出口合同金額:企業簽訂的加工貿易合同中,出口金額統計
(2)加工費:企業進行來料加工時,每料件收取的加工費用值統計
(3)附加值比率:(出口成品金額-對應的進口料件金額)/出口成品金額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