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民貸風波中岌岌可危的溫州企業
【中國鞋網-要聞分析】追溯溫州歷史上的經濟沖擊,便不得不提1987年8月8日杭州武林廣場的那場大火。這把火,除了“吞噬”5000多雙產自溫州的劣質皮鞋,更引發了全國性的“火燒溫州鞋”連鎖反應,多地群起效仿:拒絕溫州鞋,甚至捎帶不要溫州貨?梢哉f,這是近20幾年來溫州歷史上遭遇的最大一次經濟沖擊,一度讓整個溫州地區的經濟發展岌岌可危。這次民間信貸引發的風波,會不會對溫州再次造成一次經濟沖擊?投資項目不景氣、注定大量資金流入民間,諸多企業以民間高利率借貸的方式作為其發展的資金,終于,高昂的利息壓得他們喘不過氣。
手中有錢
都是親戚朋友 借條也不用打
溫州民間長久以來有著一句經典的言論:“什么賺錢,大家就投什么!”這句話,除了反映溫州人敢闖敢拼,敢于向新領域進軍的決心之外,更多的緣于一種無奈。由于資源的相對匱乏,溫州并未擁有自己真正的支柱產業和實業,此情此景之下,注定了溫州人只能將手中的資金時刻準備著,隨時改變自己的投資方向。也正緣于此,炒房、炒股、炒黃金等熱潮一波波襲來。誠然,在過去某些特定的時間,這一項項投資讓溫州人賺了個盤滿缽滿,但近年來由于經濟不景氣,溫州人只能眼看著這些“項目”逐漸走向了低谷。
“股市跌、房價跌、金價跌,你說我們還能投什么?”這樣的觀點,代表了溫州許多人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墒牵L期以來不愿資金“死”在手中的慣性思維,讓溫州人“不甘心”就此長期觀望,于是,高利率回報的民間信貸成為了他們新的目標!拔覀儸F在放錢出去,一般三四分利是肯定的,高的話甚至達到了8分!币晃恢槿讼蛴浾咄嘎丁
這是個什么概念?假設一筆30萬的資金借貸外出,一年之后會有近12萬的利息!與此同時,由于溫州民間長久以來做任何生意之時,推崇一個“信”字。并且由于溫州地域相對較小,借貸雙方往往都是相熟的親戚朋友,甚至連借條等憑證都不會存在,以往幾乎未曾發生“欺詐”的行為,于是,造成了溫州近年來幾乎人人放貸、家家有利的現狀。種種原因之下,再加上經濟不景氣缺乏合適投資項目的前提,大量的資金留在民間。
在溫州市泰順縣,幾乎每一個人都知道這樣一個民間借貸的“大哥”,無論多少資金全都吸收,基本上給予對方三分利的回報。毫不夸張地說,泰順縣幾乎每個人都是他的“債主”,這個縣城幾乎一半的汽車都是出自他的“杰作”。
企業缺錢
涉獵行業廣 多靠高利貸生存
龐大的資金流入民間,是否能夠被接受?接收方來自何人?這些問題自始至終未曾在溫州存在。根據溫州相關部門的內部統計,大約有83.7%的企業需要流動資金,其中,約有八成的企業涉及民間信貸。利用高利率借貸的方式支撐發展,成為了溫州大部分企業的一種生存模式。
可是,這些企業為何渴求如此數額巨大的資金?為何不選擇從銀行貸取低利率的資金?這里面學問可就大了!據悉,溫州大部分企業并非從事單一的領域。以一家鞋廠為例,他們很有可能還在房地產、煤礦乃至化學物品等領域都有所涉及。記者甚至獲悉,溫州某區縣數十家企業,竟然僅有一家“獨善其身”。而這些伸出的過于繁多且長遠的投資“觸角”,必然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這也就造成了溫州眾多企業需要借助民間資金的緣由。并非他們不愿從銀行借貸,而是遠遠不夠!
更有意思的是,溫州許多企業還懂得“活用”銀行的借貸。由于來自民間的資金需要每月都償還高額的利息,于是,一些企業就選擇“利用”銀行來填補這個窟窿,原因自然無他,銀行的利率相較更低。“我從銀行借個幾百萬,怎么還那些利息根本就不用擔心。但是民間的資金來得快也方便,有時候眼看著某些項目投進去肯定賺錢,先拿過來應急,賺的就是一個時間差啊!蹦澄黄髽I負責人向記者坦言。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固定模式和習慣性思維的引導下,面對著大量涌入市場的民間資金,許多企業一口吞下而不計后果。“這次垮掉的企業,基本都屬于沖動型的。以為遇到了一個發展的好機會,可是他們錯誤估計了市場的規律和進展。吃下去了,可是,這樣的大環境下你不再像以前一樣賺得回來!币晃恢槿讼蛴浾哒f。
環境有變
宏觀調控加強 資金鏈終斷缺
正如知情人所言,由于市場環境的低迷,再加上國家的宏觀調控,諸如房地產、股市、煤礦等原本溫州人眼中的“賺錢行業”,在近幾年來已經逐步走向了低迷。與此同時,銀根抽緊,銀行房貸規模減少,銀行貸款利率不斷攀升,企業在銀行的融資渠道也逐漸變窄。同時,企業生產成本更是持續上升。以鞋業為例,溫州工人的工資繼續上漲,同比增幅普遍約在10%以上,普通工人的最低工資基本已經達到1800元以上,原材料價格也有較大幅度的上漲,上漲幅度已經達到5—10%。加上人民幣匯率上升,對出口企業影響很大,攤薄了企業利潤,與此相對的是,訂單金額僅有小幅上漲,漲幅僅約1%,即使是大型鞋企,也只能以量取勝。
可是,他們還需要支撐過長的“經營戰線”,同時,還需要定期償還高額的利息!“現在,我一個月光是利息就要還30萬。再加上以前賺錢的項目反而虧了,一正一負變成了兩負相疊加,出現問題已經不可避免了!贝饲,一位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訴苦道。種種原因之下,此前依靠高利率借貸發展的企業,資金鏈終于出現了斷缺的現象。
由于害怕相關企業不堪重負面臨破產,銀行在此時便會如約而至上門催還貸款。
除此之外,大型企業的倒下必將引發連鎖反應,導致依附其的小企業上下游資金的緊張。上游資金支付比例增加而下游回款周期變長,原本能夠借助“老大哥”謀求生存,現今反倒需要為其排憂解難。這些,都嚴重影響小企業的資金鏈,也是造成此次溫州大批企業受到沖擊,垮掉“一大片”的根本原因所在。
面臨困境
選擇跑路 碰觸“底線”
“跑路”!如果不是土生土長的溫州人,根本不了解其中代表著的沉重和恥辱。正如前文所言,溫州是一塊極度注重“誠信”的地域。一旦企業相關負責人做出了這個選擇,意味著你或許將永遠無法踏入故土,幾無再被家鄉人認可的可能,因為你已經觸碰了最低限度也是最起碼具備的底線。
不僅如此,溫州對于家族觀念的認知更是非比尋常,一個人的出逃連帶著的是整個家族被否認。記者獲悉,曾經有選擇“逃逸”的某企業負責人,其家族中諸多成員在其居住的縣城中曾歷經10余年依然引來非議。這也就不難解釋,此前一些企業負責人寧可選擇自殺的緣由。
既然逃逸需要付出如此的代價,為何近幾個月來,那么多“溫州人”卻敢冒如此天下之大不韙?因為,他們更需要保護家人的安全。畢竟,一些暴力“討債公司”的出現,讓他們已經無暇顧及如何“拯救”企業!爱吘瑰X還可以賺,但命沒了家人的安全得不到保證,什么意義也就都沒了!币晃恢槿讼蛴浾咄嘎,這也是造成溫州近段時間大量逃逸事件發生的又一原因。錢還不出來了可以慢慢還,未嘗不是另一種觸碰底線的方式。
由于個別企業的“垮塌”,吸引了銀行、企業和社會的眼球。尤其是像信泰集團這樣,擁有近20億資產的眼鏡行業“龍頭”也無法維持之后,更使許多人對民間金融穩定失去了信心。于是,許多企業面臨債主紛紛上門的局面,大量民間流動資金和銀行資金驟然回抽,就連一些正常生產的企業也成為了犧牲品。(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