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助力中小鞋服企度過融資難關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9月份的溫州,儼然成了一個多事之秋。
今年4月份,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老板“跑路”,餐飲連鎖“港尚記”和“波特曼”老板“失蹤”……一輪企業“跑路潮”拉開序幕……
眾所周知,溫州是富人的云集之地,有很多生產商,號稱“”。近日溫州的中小企業老板“跑路”新聞占據各大媒體的頭條區域,事件涉及到各個行業。在網絡微博上,網友也爆出了一份《溫州老板跑路清單》,金額從幾千萬到十幾億不等,此類事件的爆料,讓市場本已緊張的神經再次緊繃起來。
民間借貸致眾多老板“跑路”
自今年以來,由于國際經濟環境不斷惡化導致以出口為主的溫州中小鞋服企業的經營情況十分困難,且出口訂單逐漸減少,再加上人工成本、原材料等成本的不斷上漲讓本身就壓力重重的企業還要飽受“節流”的折磨。即使這樣,各個鞋服企業還是堅持要辦下去,所以投入資金升級設備或生產轉型就成了大多數企業的選擇,但往往事與愿違,趕上了國家貨幣政策的收緊,讓原本依靠銀行貸款的捷徑變得越來越狹窄,鞋服企業在這種“風雨交加”的惡劣環境中逐步走上了民間借貸融資之路。
所謂民間借貸是指公民之間、公與與法人之間、公民與其它組織之間借貸。只要雙方當事人意見表示真實即可認定有效,因借貸產生的抵押有效,但利率不得超過人民銀行規定的相關利率。溫州在中國是經濟發展比較發達的城市之一,近幾年溫州對外投資多年資金實現了大幅增值,自我國金融危機之后,山西媒改、樓市限購、股票暴跌等政策的出臺,使資金都回流溫州,受高額利益驅使,便使很多鞋服企業進入民間借貸。
而據不完全統計,自今年4月份以來,已經有20多家企業的老板在借貸壓力下選擇“跑路”。溫州民間借貸行業“深不可測”的資金黑洞赫然在目。在通脹水平持續高位運行、存款實際負利率的當下,民間信貸轉為活躍。但是由于地方金融體系及民間信貸體系的建立還存在很大的空間,民間貸款的糾紛非常多,三角債、重復抵押等問題屢屢發生,加上相關司法領域的監管還不夠健全,一旦賴賬,很難去收回貸款。
據專家介紹,如果國內外經濟環境在下半年依然沒有任何改變,那么40%的中小企業在今年年底將處于半停工狀態……
政府助中小企業度過難關
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是“逼走”企業老板的直接原因,出現這樣的事情政府應該給予相應的措施,據溫州銀監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要求銀行保持信貸投放平穩增長,擴大信貸總量,用好用足信貸資金。將信貸資金進一步向小企業傾斜,落實好貸款新規,確保信貸資金流入實體經濟。對出現暫時流動性困難的企業不能簡單停貸或收貸,應通過加強管理、貸款重組等適當方式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而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表示:“今天溫州的民間借貸,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是到了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進行調控的時候了。建議中央適度放松貨幣政策,對中小企業貸款給予更多的支持!
除此之外,溫州企業由于缺乏勞動力資源,大量的企業不再發展實業,而是轉行做房地產、金融等行業,因為中小企業的利潤率本來變偏低,再加上投資一些非實體經濟,增加了風險,讓企業的生存及盈利遭遇難題,嚴重的則使企業紛紛倒閉。就目前的來看,讓中小企業順利進行技術轉型,回歸到投資實體經濟領域,才能有效改善當前企業的倒閉現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