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業探路深度聯合 抉擇發展新路徑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近幾年,對于中國來說無疑是一個多事之秋。人民幣不斷升值、通貨膨脹、勞動力和原材料生產成本大幅上漲、出口退稅下降,導致業整體經營困難。2012年4月1-3日第11屆中國(廣州)國際鞋業展覽會看準時機、蓄勢待發,促使品牌商和生產商碰撞出新形勢下合作的火花。
第11屆中國(廣州)國際鞋業展覽會作為中國第一大專業的成品,見證了中國鞋業發展的歷程。在新形勢下,拓展行業發展空間,提供市場機會,促進市場要素流動,從而發揮市場配置資源是此次鞋展的主要目標。
探路深度聯合 尋求合作機會
在目前業態競爭進行到白熱化的過程中,中小型企業如何突圍?中國(廣州)國際業展覽會組委會提出:面對目前中國市場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上漲、刀片利潤、跟風、同質化泛濫等。
利因素的圍困,中小型企業必要展開多領域的合作以促進整體發展。如果中小型企業大家抱團必定有利于企業的整體發展。中國國際鞋展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建立一個資源共享的平臺,加強中國中小型企業整體的競爭實力。
正所謂一根筷子易折斷,眾人拾柴火焰高。中小型企業需要杜絕業態惡性競爭,共同探討未來發展趨勢。中國國際鞋展建造這個平臺的作用就是更有效率的完成市場渠道的嫁接,使得企業無論是進商場、訂貨還是人力資源方面的成本都得到顯著降低,市場上更有競爭力。
成長路徑抉擇 合作與并購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總是想做大做強,以前更多地考慮單打獨斗,但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整個鞋業產業集中度提高的趨勢不可避免。在這種趨勢下,企業開始更多地考慮合作。從根本上看,聯合是一種短期的戰術,而并購則需要企業有長期的戰略。從目前來看20%的品牌占據了80%的市場份額,大量中小企業品牌由于不具備龐大的資金和人力去開拓營銷渠道,處在生死存亡的臨界點上,依靠傳統的銷售模式已經難以為繼。
從委托加工開始,到如今的營銷渠道、網絡之間的共享。這種合作能提高彼此之間的資源利用效率。每個企業都有發展的瓶頸問題,例如產能、渠道、營銷能力等,與其他企業緊密型的合作,能夠迅速為受制環節"松綁",使企業低成本快速發展。
對于那些希望在未來5年迅速壯大的企業來說,并購是最好的選擇。有這樣目標的企業,一般在某些領域例如分銷、局部市場區域或者渠道有優勢,雖然有良好的基礎,但單一強項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并不能讓其擺脫危機感,這時戰略性的并購就是一種戰術。被并購的企業往往銷售額比較高,有良好的現金流,產品結構合理,但是管理乏力,導致難以實現良好的增長。這樣的企業被并購之后通過管理整合很容易實現高速成長。
即將在2012年4月1-3日舉行的第11屆中國(廣州)國際展覽會上,德納展覽集團倡導中小型企業聯合發展。中小型企業在一些方面存在缺陷,例如追求小而全、定位不準確、目標不明確、戰略不清晰等。企業可以選擇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路,在產業鏈優勢環節互補合作或者進行全方位的合作,也可以走高專精強、自我發展之路。后者就需要在企業定位、企業戰略、企業目標和業務模型等方面做好戰略規劃,要能保障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不管是哪種發展模式,考驗的都是管理層的智慧。中國中小型企業聯盟即將壯大,中國鞋業奮進的號角已吹響;壯志在心頭,揚鞭在腳下。讓我們攜起手來,胸懷“創新、融合、共贏”的理想,同心同德,拼搏進取,揮寫中國鞋業的壯麗詩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