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經濟亟待牽引鞋服融資再造新優勢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眾所周知,長三角中小的發展狀況一直以來都是行業人士探究的熱點,而至于之前所傳言的“倒閉潮”報道更是綿延不絕。據此,市場普遍預計表明,將于本月底召開的中央層面的中小企業工作會議,將出臺針對中小企業的定向寬松政策。
在呼吁放松調控的聲音之外,亦有少數鞋服企業家表示,鑒于中小服企業、民間金融機構、地產商之間千絲萬縷的關聯,此時放松調控,更大的可能是使投機性行業最終獲利。這一觀點,獲得了大多數學者和官員的支持。更有經濟學家表示,貨幣政策不能為高利貸埋單。
盡管貸款成本已經飆升,背后有政府隱性扶持的鞋服制造業已屬幸運。但有部分鞋服企業可以通過訂單、房產獲得抵押貸款,信用放款也不在少數。而更多的中小企業則在嗷嗷待哺,即使獲得了救命的奶水,其市場化的利率成本也很難吃得消,融資難和融資貴同時襲來。對此,專家表示,六成到七成的中小鞋服企業仍然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困境,他們最怕“一口氣”上不來。在注銷受到些許行政阻力的背景下,停工或成為中小鞋服企業無奈的抉擇。
由上可知,不僅長三角如此,珠三角亦用數據表明,關停的數量處于正常水平。廣東省統計局副局長朱遂文7月29日表示,2011年,東莞市企業戶數保持正常增長。工商登記的注冊中小鞋服企業數處于正常增長狀態,5月9.73萬戶,6月為9.9萬戶。今年1月至5月注銷登記的鞋服企業數量為872家, 折合全年約 2093家, 低于2010年的3300家及2009年的2980家。
面對這種種困境,一些鞋服企業卻仍然在堅持做主業。其實鞋服企業是否堅持做主業的衡量標準,就是鞋服企業是否堅持技術改造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皢栴}是,堅持技術改造、堅持主業的鞋服企業,如今實在是鳳毛麟角。”前述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溫州分行信貸部負責人說。除了產業升級,產業轉移的結構調整亦正在發生。在談到長三角鞋服企業西進之時,專家如是表示到,在這一輪宏觀調控過程中,長三角的總部經濟、外包生產模式獲得發展。
誠然,長三角制鞋、服裝等行業在新市場的客觀要求下,均已開始不同程度地實施總部經濟、外包生產。在此,我們可以很客觀地看到,總部經濟是當前長三角眾多中小服企業突破資金、設備、技術等限制,在新經濟發展潮流中保持持續的競爭優勢和市場支配地位,實現快速發展、轉型升級的一個有效途徑。同時,總部經濟、外包生產模式將優化產業鏈結構,把眾多分散的中小鞋服企業納入大企業的產業鏈,從而有效帶動和促進鞋服產業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