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刻可反常理視市場冷暖出手
【中國鞋網-鞋企股市】周五A股雖有所下跌,但大體企穩,基本抵擋住了隔夜外盤極度凄慘的殺跌。收盤滬綜指小跌0.41%報2433.16點,盤中低點恰好是2400點。深綜指跌幅大些,其收跌0.94%報1060.67點。從盤面看,上午中石油、工行等權重股先后有過異動,不過這反而使市場更加謹慎,直到臨收盤時買盤才重新拉抬股指。
本周大盤走弱勢頭似乎慘淡,但累計跌幅其實不大,滬綜指一周跌2%,這和我國港股恒指的周跌9.2%不可同日而語,更遠不及恒生國企指數11.86%的周跌幅。這種情況表明A股多少有一定獨立性,許多投資者之所以感覺股市極淡,其實和股指走了一年下降通道有關,而這種慢跌自然十分磨人。另外,相關利益方一味圈錢,只顧著自己錢袋子,也令市場主觀感受變差。
外圍的消息面自然是淡的,我們內部消息面卻有些亮點,最顯眼的是百億社保資金獲準入市。在資金方面,近期宏觀調控并沒有明確取向,其實是一邊規范,一邊注資,所以資金面并沒變得更壞。本周央行已是連續第10周投放資金,這就很能說明問題。
政策在規范方面動作較多,如準備金率新規,如控制銀行突擊攬存,還如傳說中的加強對房產行業信托亂象的監管等。筆者認為,規范是好事,只是進行規范的部門應有獨立性,不能在需要寬松的時候就睜一眼閉一眼,在需要緊的時候就嚴厲,要不然種種不規范行為必長久地反復發作,徒增行政成本并浪費了納稅人稅金。
政策在資金方面的動作總體是平衡的,只是這種平衡卻被難以克制的“圈錢”沖動打破了,所以股指短期有額外一跌。預計這種失衡在兩家大盤股發行后又將回歸正常,所以投資者只需短期稍加回避,然后選擇時機進場建倉。
決定股指中期走向的除了外圍形勢外,肯定就是通脹前景了。從大宗商品走勢看,隨美元走強及經濟衰退預期加重,大宗商品明顯走熊,所以未來所謂 “輸入型通脹”壓力減輕。然而從包括白酒、雞蛋、生豬在內的一系列商品漲價沖動來看,來自內部的通脹壓力仍令人擔憂。
外圍和內部通脹情況相反,但目前投資者只需盯著后者,料前者一般沒多大變化,因這次歐美日等經濟危機很難醫治,這種情況下大宗商品難有起色。
下周應是近期資金面最為緊張一周,一方面是金融機構季末效應,另一方面是包括大盤股發行在內的數家新股發行。這種情況下,如果消息面不出什么利好,大盤反有望形成底部,反之底部可能延至節后。對超級主力來說,如果他們想做行情,那是極忌諱底部出利好的。
操作方面,投資者下周應打起精神,注意各方面消息。如果下周有利空,投資者可考慮先建一部分倉過節,就是要頂著打擊進場。如果下周政策面大肆安撫,那么便讓別人去為政策激動,不妨就打打新股,過了節再說。這么說似有點反常理,可股市原本便不適合“正常人”玩。
一般而言,市場“最缺錢”和“最沒信心”時是最容易探明低點的。滿足了其中一條,就有些可能成小底;兩樣同時滿足,則多半就是大底。任何東西價格都是由供需決定的,信心決定了買賣雙方意愿,錢多錢少則產生剛性限制。
- 上一篇:零售股銷售增長穩固 體育品牌維持疲弱
- 下一篇:利空纏身股價暴漲 貴人鳥警示三大風險











